[实用新型]儿童头皮输液环绕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4335.0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3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周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4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皮 捏持部 针柄 本实用新型 环绕固定 支撑托 针体 输液 侧面位置 活动头部 针体尖端 穿刺 头皮针 支撑针 滑动 移位 导管 患儿 棉球 贴合 针头 转动 背离 痛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头皮输液环绕固定装置,包括针体、连接在针体后端的针柄、以及连接在针柄后端的导管,所述针柄上设有片状捏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捏持部的背离针体尖端的侧边上连接有能够转动至贴合片状捏持部侧面位置的支撑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支撑托代替棉球来支撑针柄与头皮之间的空隙,能够有效防止针头滑动避免患儿因活动头部导致头皮针移位、脱落,饱尝再次穿刺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医院输液室使用的输液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儿童头皮输液环绕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于需要头皮输液的患儿,头皮针穿刺好之后,由于额头处没有平整的皮肤适合固定,只是根据进针角度来垫棉球,然后环绕胶布来进行固定,而儿童又活波好动,经常会出现由于头部活动过大导致头皮针移位、脱落的问题,患儿需要承受二次穿刺的痛苦,而现在还没有专门设计的能够对头皮针进行妥善固定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儿童头皮输液环绕固定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儿童头皮输液环绕固定装置,包括针体、连接在针体后端的针柄、以及连接在针柄后端的导管,所述针柄上设有片状捏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捏持部的背离针体尖端的侧边上连接有能够转动至贴合片状捏持部侧面位置的支撑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托包括软垫体和连接骨架,所述软垫体安装在连接骨架上,所述连接骨架连接在片状捏持部的背离针体尖端的侧边上,连接骨架与片状捏持部之间能够相对弯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垫体内开设有一心形扁腔体,所述心形扁腔体的开口尺寸小于内部尺寸;所述连接骨架包括一心形弹性框,所述心形弹性框的形状尺寸与心形扁腔体匹配,心形弹性框的小头端连接在片状捏持部上,心形弹性框的大头端挤压后经心形扁腔体的开口塞入心形扁腔体内并撑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骨架还包括横向撑筋,所述横向撑筋设置在心形弹性框内,横向撑筋两端分别与心形弹性框的内侧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骨架与所述片状捏持部之间为一体连接,在二者之间设有弯压折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骨架与所述片状捏持部之间通过胶带粘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心形弹性框上设有小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凸起为向连接骨架小头端倾斜的倒刺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垫体的材质为海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上设有可调节松紧的弹力带,所述弹力带距导管与输液器连接处的距离为导管整体长度的1/4~1/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支撑托代替棉球来支撑针柄与头皮之间的空隙,能够有效防止针头滑动避免患儿因活动头部导致头皮针移位、脱落,饱尝再次穿刺的痛苦。
2)、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托由软垫体和连接骨架组成,并且软垫体与连接骨架之间的连接配合结构设计巧妙,可以保证软垫体与连接骨架稳定牢固结合。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管上设置可调节松紧的弹力带,使用时可通过弹力带环绕患儿头部进行二次固定,并且弹力带的松紧度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支撑托去掉软垫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托的结构放大剖视图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4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输液器的静脉针处理盒
- 下一篇:输液针防脱落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