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环境修复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03542.4 | 申请日: | 2018-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3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常人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7/06;A01G24/00;A01G27/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 地址: | 623000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木本植物 净化池 培养桶 生态环境修复 水体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 水体净化器 培养装置 进水管 蓄水池 连通 地下排水管 植物成活率 底部侧壁 顶端设置 贯通连接 绿色环保 内部设置 出水端 地下 土壤 草皮 种植 地表 水源 修复 净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修复系统,包括埋设在土壤中的水体净化装置和多个木本植物培养装置,所述木本植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桶,所述培养桶的内部顶端种植有木本植物和位于木本植物下方的喜阴植物,所述培养桶之间的地表上种植有草皮,所述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池,所述净化池的内部设置有水体净化器,净化池的底部侧壁上分别贯通连接有地下进水管和地下排水管,所述地下进水管的另一端与自然界的水源连通,所述净化池的顶端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内部与水体净化器的出水端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植物成活率高等优点,可对土壤的表层环境及水分进行净化修复,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环境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环境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开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们大量砍伐林木,土地荒漠化问题加剧,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早已赶不上环境的恶化速度。目前,全社会都在大力倡导植物造林,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而植物一般是将培养成活的林苗移植到需要绿化的地带,在移植过程中,容易造成植物根部土壤的脱落以及根部的断裂损伤,加大降低了植物移植后的成活率,造成林苗浪费和成本的增加。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态环境修复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修复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环境修复系统,包括埋设在土壤中的水体净化装置和多个木本植物培养装置,所述木本植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桶,所述培养桶的内部顶端种植有木本植物和位于木本植物下方的喜阴植物,所述培养桶之间的地表上种植有草皮,所述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池,所述净化池的内部设置有水体净化器,净化池的底部侧壁上分别贯通连接有地下进水管和地下排水管,所述地下进水管的另一端与自然界的水源连通,所述净化池的顶端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内部与水体净化器的出水端连通,蓄水池上连接有灌溉水管,所述灌溉水管的底部连接有位于培养桶正上方的雾化喷头。
优选的,所述培养桶的内部放置有木质匣子,木质匣子内填充有石子和活性炭组成的滤水粒,培养桶内部填充有位于木质匣子上方的营养土,所述木本植物的根部位于营养土内,营养土的顶部填充有回填土。
优选的,所述培养桶为锥形结构,培养桶采用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己内酯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培养桶的侧壁和底壁上均开设有漏水孔,所述地下排水管与培养桶底壁上的漏水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木本植物培养装置,对植物进行整体移植,避免了植物移植过程中造成的根部土壤散落和根部断裂损伤,培养桶内设置营养土和滤水粒,使得植物的生长环境透气性好,有利于根部呼吸和生根,使得植物更容易生长存活,提升了植物的存活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材料制成的培养桶,可在植物逐渐适应生长环境的同时,培养桶自动降解,不会对土壤造成影响和对生态造成破坏;
3.本实用新型通过植物根部的水循环,将水体送入水体净化装置中,去除土壤水体中的有害成分,洁净的水体用于植物的灌溉,净化土壤环境的同时节约了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植物成活率高等优点,可对土壤的表层环境及水分进行净化修复,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修复系统的木本植物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3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