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塑料炼油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3413.5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6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润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10 | 分类号: | C10G1/10;C10G1/08;C10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陆鑫;延慧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油罐 废塑料炼油 一端连接 反应釜 搅拌送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 冷凝水箱 出口端 催化罐 废塑料 进口端 螺旋管 压缩机 推进器 自动控制阀 恒温水泵 接头连接 冷却水泵 储存罐 减速箱 可燃气 软金属 止回阀 产油 料筒 碳器 弯管 | ||
1.一种废塑料炼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塑料搅拌送料装置(1),用于搅拌废塑料原料并且输送搅拌后的废塑料;
推进器(2),与所述废塑料搅拌送料装置(1)连接,接收由所述废塑料搅拌送料装置(1)输送的搅拌后的废塑料,并将废塑料继续输送;
减速箱(3),位于所述推进器(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推进器(2)内的送料轴,用于驱动所述推进器(2)送料;
反应釜(4),位于所述推进器(2)的另一端,通过设有止回阀(5)的软金属弯管(6)与所述推进器(2)另一端上的料筒接头(7)连接;
催化罐(8),与所述反应釜(4)的一端连接;
出碳器(9),与所述反应釜(4)的另一端连接;
螺旋管(10),一端通过自动控制阀(11)与所述催化罐(8)的顶部连接;
第一储油罐(12),与所述螺旋管(10)的另一端连接;
恒温水泵(13),连接所述第一储油罐(1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储油罐(12)内的温度;
冷凝水箱(14),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储油罐(12);
第二储油罐(15),通过U形管(16)连接所述冷凝水箱(14)的出口端;
压缩机(17),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储油罐(15);
可燃气储存罐(18),连接所述压缩机(17)的出口端;
冷却水泵(19),将冷却水循环抽送至所述推进器(2)、所述催化罐(8)和所述压缩机(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塑料炼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塑料搅拌送料装置(1)包括料斗(101)、位于所述料斗之上的第一电机(102)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102)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料斗(101)并且装有螺旋压料板的搅料棒(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塑料炼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2)的外壁涂覆具有保温作用的耐高温石墨;
所述耐高温石墨、所述反应釜(4)、所述反应釜(4)上设置的弧形弯管(401)、所述软金属弯管(6)、所述止回阀(5)、所述催化罐(8)以及所述出碳器(9)的外部均设置有远红外辐射加热装置;
所述耐高温石墨、所述软金属弯管(6)、所述止回阀(5)以及所述反应釜(4)上设置的弧形弯管(401)的外部设置的远红外辐射加热装置的外部还设置绝缘云母板,所述绝缘云母板的外部设置硅酸铝保温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塑料炼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金属弯管(6)的外部通过高频或者远红外辐射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塑料炼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金属弯管(6)安装所述止回阀(5)处的管径小于所述推进器(2)的管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塑料炼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2)与所述料筒接头(7)之间、所述软金属弯管(6)与所述反应釜(4)上设置的弧形弯管(401)之间、所述反应釜(4)的上端与所述催化罐(8)之间、所述反应釜(4)的下端与所述出碳器(9)之间、所述螺旋管(10)的一端与所述催化罐(8)的顶部之间、所述螺旋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油罐(12)之间、所述U形管(16)与所述冷凝水箱(14)和所述第二储油罐(15)之间以及所述压缩机(17)与所述第二储油罐(15)和所述可燃气储存罐(18)之间通过法兰配合连接,所述法兰中间用耐高温石墨金属垫片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塑料炼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金属弯管(6)、所述反应釜(4)上设置的弧形弯管(401)以及所述螺旋管(10)的内壁涂有不锈钢内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塑料炼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罐(8)上设置有支架(20),所述支架(20)内装有通过联轴器与伸入所述反应釜(4)和所述催化罐(8)内的中心轴(35)连接的第二电机(21)以及用于固定所述中心轴(35)的轴向位置的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润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润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34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