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腔气囊式鼻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2726.9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1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敏;颜洪;郑思琳;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646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输氧管 单腔气囊 鼻氧管 病人鼻腔 充气部件 本实用新型 充气固定 充气膨胀 固定问题 患者吸氧 气囊连通 头面部 鼻腔 鼻部 亲肤 伸入 烧伤 压迫 穿过 伸出 刺激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单腔气囊式鼻氧管,包括输氧管、气囊、充气部件,所述输氧管穿过所述气囊且伸出气囊的一端为出氧端,所述充气部件与气囊连通并使得气囊充气膨胀后能卡在病人鼻腔内,输氧管伸入气囊的一端沿输氧管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用于表示插入鼻腔深度的刻度值。该单腔气囊式鼻氧管可直接充气固定于病人鼻腔内,且气囊材质亲肤,空气质量轻,可解决头面部烧伤患者吸氧的固定问题,防止压迫,减少鼻部刺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鼻氧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在病人鼻腔中的鼻氧管。
背景技术
传统双腔鼻氧管、鼻塞式鼻氧管、或面罩给氧法固定需要压迫面部及耳部皮肤,且不易固定,使用极其不便,并且,这些鼻氧管都不适用于头面部烧伤患者或伴有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头面部烧伤患者皮肤完整性受损,且伤后3——7天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加上创面治疗所用药物附着,导致传统吸氧方式脱管率高、氧疗效果差,且易出现压迫性医源性损伤,甚至导致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单腔气囊式鼻氧管,该单腔气囊式鼻氧管可直接充气固定于病人鼻腔内,且气囊材质亲肤,空气质量轻,可解决头面部烧伤患者吸氧的固定问题,防止压迫,减少鼻部刺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腔气囊式鼻氧管,包括输氧管、气囊、充气部件,所述输氧管穿过所述气囊且伸出气囊的一端为出氧端,所述充气部件与气囊连通并使得气囊充气膨胀后能卡在病人鼻腔内,输氧管伸入气囊的一端沿输氧管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用于表示插入鼻腔深度的刻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输氧管靠伸出气囊的部分设有一个圆环状的橡胶压板,该橡胶压板与输氧管一体成型;气囊上供输氧管穿过的穿孔两端各设有一个球壳状的密封片,该密封片紧贴气囊外壁设置,输氧管伸入气囊的部分外部拧有一个塑料螺纹套,当螺纹套拧紧并压在其所对应的密封片时,所述橡胶板将输氧管伸出端上的密封片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片安装位于医用PVC制成的安装板内,安装板朝橡胶压板或者螺纹套的表面为光滑的可与朝橡胶压板或者螺纹套端面光滑贴紧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与密封片紧贴的部分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其余部分采用天然乳胶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部件呈椭球状的可被压缩的膨胀球,膨胀球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圆环状的限位凸棱,两限位凸棱之间的膨胀球上可容纳夹子夹住,当夹子夹在膨胀球上而使膨胀球压缩时所述气囊胀大并卡在病人鼻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输氧管外部设置气囊的方式来实现输氧管的安装固定,通过充气设备向气囊内部充入气体而使得气囊膨大,气囊在干瘪收缩时被放入到病人的鼻腔中,并可根据露在鼻腔外部的输氧管上的刻度线来判定伸入的深度,最后利用充气设备向气囊内部充入气体而使得气囊膨大填充在病人鼻腔内,气囊材质亲肤,与鼻腔内壁接触亲和力好,将输氧管交舒适地安装在病人鼻腔中,尤其适用于面部烧伤、水肿等病人的输氧管安装,可有效解决头面部烧伤患者吸氧的固定问题,防止压迫,减少鼻部刺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I处的放大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输氧管1、橡胶压板2、密封片3、气囊4、硬质塑料401、天然乳胶402、螺纹套5、刻度线6、充气部件7、限位凸棱8、夹子9、金属柄10、安装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27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