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循环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02138.5 | 申请日: | 2018-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9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蒋星学;于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艺迈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 地址: | 20151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脚 泵体 吸水室 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 改良 泵腔 减震弹簧 水平设置 向下延伸 安装面 输入端 弯曲状 吸收泵 朝外 吸震 连通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良循环泵,改良循环泵包括一泵体(1),泵体(1)内设有泵腔(2)和吸水室(3),泵腔(2)的底部和吸水室(3)的输入端连通,吸水室(3)呈弯曲状,吸水室(3)的末端朝外水平设置;泵体(1)的底部进一步连接有三个地脚(4),地脚(4)从泵体(1)的底部向下延伸,地脚(4)的底部与安装面连接和固定。本实用新型在泵体的底部设置三个均匀分布的地脚,利用地脚和安装面相连接,并可以进一步在地脚的结构和连接处设置吸震单元和减震弹簧,从而吸收泵体的震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循环泵。
背景技术
图5显示的是一现有常见的循环泵,循环泵具有一个泵腔与吸水室,吸水室和泵腔连通,管体的底部设置一块如图6所示的铁板100,铁板100上具有四个地脚孔101,利用螺栓钻入地脚孔101内使得铁板100与安装面(例如,地面)相互固定,从而完成循环泵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循环泵,所述改良循环泵包括一泵体,所述泵体内设有泵腔和吸水室,所述泵腔的底部和所述吸水室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吸水室呈弯曲状,所述导管部件的末端朝外水平设置;所述泵体的底部进一步连接有三个地脚,所述地脚从所述泵体的底部向下延伸,所述地脚的底部与安装面连接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改良循环泵中,所述地脚包括:与所述泵体底部连接的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面连接的安装部;及用于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安装部的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改良循环泵中,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泵体的底部成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改良循环泵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减震弹簧;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和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和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下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端和所述安装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改良循环泵中,所述安装部为蝶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改良循环泵中,所述地脚的底部低于所述吸水室。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改良循环泵中,三个地脚绕中心且角度等分地与所述泵体的底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泵体的底部设置三个地脚,利用地脚和安装面相连接,并进一步在地脚的结构和连接处设置吸震单元和减震弹簧,从而吸收泵体的震动。本实用新型所采用地脚为蝶形,且摒弃了原有设置地脚孔与螺栓的连接结构,利用泵体的自身重力、减震弹簧等的弹性紧固作用,从而不会发生泵体与安装面脱离的意外而影响循环泵的工作。节省材料,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改良循环泵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泵体及地脚的仰视图。
图3为优选实施例中地脚的示意图。
图4为优选实施例中地脚与泵体底部连接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一循环泵的剖视图。
图6为现有技术泵底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良循环泵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艺迈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艺迈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2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压可调式消气减阻增压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泵的过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