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清分离式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1500.7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1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普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黄国勇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管本体 血清 螺母 本实用新型 活塞 推动装置 环形槽 支管 沿圆周方向 抽取方便 垂直连接 滑动安装 滑动卡装 内部连通 取样技术 血清检测 精准度 螺纹套 密封塞 进口 抽取 侧面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清取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血清分离式管,包括试管本体,所述试管本体的一端开设有进口,所述进口内部设有第一密封塞,所述试管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T型杆,所述T型杆的一端贯穿试管本体的端部且垂直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滑动安装在试管本体内部,所述T型杆上通过螺纹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试管本体的端部滑动卡装在环形槽内部,所述试管本体的侧面设有支管,且所述支管与试管本体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抽取方便,同时抽取的血清质量好,有效的提高了血清检测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清取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清分离式管。
背景技术
血清是在医学界常用到的,血清主要由血液中分离出来的,现有的血清分离管均为上端开敞,下端封闭的直管,在对其进行抽血离心处理后,会有一层杂质漂浮于血清表面,由于漂浮在血清表面,在取样针从管口向下深入到血清内部过程中,针头从杂质表面飘过,便会经常受到堵塞,而且抽取出来的血清不卫生,造成血液标本检测结果不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血清分离式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针头在抽取血清使容易被杂质堵塞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血清分离式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血清分离式管,包括试管本体,所述试管本体的一端开设有进口,所述进口内部设有第一密封塞,所述试管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T型杆,所述T型杆的一端贯穿试管本体的端部且垂直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滑动安装在试管本体内部,所述T型杆上通过螺纹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试管本体的端部滑动卡装在环形槽内部,所述试管本体的侧面设有支管,且所述支管与试管本体内部连通,所述支管远离试管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内部设有第二密封塞,所述支管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试管本体内部T型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塞端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螺母上,且所述螺母位于试管本体内部一端的端部外径小于弹簧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支管与试管本体为一体机构,且所述支管与试管本体之间的夹角为A,30°<A<45°。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小于第二过滤网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试管本体为PVB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血清分离式管,有益效果在于:血清血液分离以后,通过推动装置将血清向试管本体进口方向推动,打开第二密封塞,针头通过出口伸入支管内部,将血清抽出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抽取方便,同时抽取的血清质量好,有效的提高了血清检测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血清分离式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试管本体1、进口2、第一密封塞3、支管4、环形槽5、螺母6、T型杆7、弹簧8、活塞9、出口10、第二密封塞11、第一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普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普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15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质检测采样袋本体
- 下一篇:一种血清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