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柔性微穿孔板的管道主被动降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1046.5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8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泽宇;郑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02 | 分类号: | F16L55/0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穿孔板 通风管道 采集单元 次级声源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噪声采集单元 初级噪声 出口噪声 降噪系统 入口端 主被动 声源 通风管道内壁 本实用新型 出口端方向 管道系统 密闭连接 依次排列 出口端 电连接 无缝隙 密闭 段管 减小 靠接 噪声 替换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微穿孔板的管道主被动降噪系统,包括通风管道,还包括设在通风管道内壁面上由入口端向出口端方向顺序依次排列的初级声源、初级噪声采集单元、柔性微穿孔板和出口噪声采集单元,所述通风管道靠近出口端的一段管壁由柔性微穿孔板替换,柔性微穿孔板与通风管道无缝隙密闭连接,所述初级声源靠近通风管道的入口端,出口噪声采集单元靠近通风管道的出口端,所述柔性微穿孔板的正下方密闭固定有次级声源,柔性微穿孔板与次级声源之间设有次级噪声采集单元,次级声源靠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与初级噪声采集单元、次级噪声采集单元和次级声源电连接。这种系统能减小噪声对管道系统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噪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柔性微穿孔板的管道主被动降噪系统。
背景技术
通风管道的宽频带噪声控制是工业系统低噪声设计的关键环节,对环境噪声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控制管道降噪的方法无法满足通风管道宽频带控制的要求,目前管道降噪技术包括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两种方法。
目前管道降噪技术绝大部分都为被动降噪方式,通过优化管道表面的形状和使用新材料等方式,通过阻性吸声、抗性消声来降低噪声,然而被动降噪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声,由于噪声的低频部分也是影响该环境内人舒适的一方面,被动降噪方式难以消除低频噪声的影响;
目前在进行研究的主动降噪技术主要有前馈降噪和反馈降噪,前馈降噪技术通过传感器采集噪声源的参考信号和出口端的误差信号,控制器再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而发出一列与噪声特性相反的声音进行降噪,达到微穿孔板后背声压为0的效果;反馈降噪技术通过传感器只采集出口端的噪声信号,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而发出一列与噪声特性相反的声音进行降噪,然而反馈降噪只是根据出口端的噪声信号进行降噪,有一定的滞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柔性微穿孔板的管道主被动降噪系统。这种降噪系统能避免声信号的延时采集、能及时地对噪声信号进行处理,减小噪声对管道系统的影响,该系统采用柔性吸声材料相比刚性材料具有更好的低频吸声效果,该系统降噪效果好。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降噪系统,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为管道系统的入口端,另一端为管道系统的出口端,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还包括设在通风管道内壁面上由入口端向出口端方向顺序依次排列的初级声源、初级噪声采集单、柔性微穿孔板和出口噪声采集单元,其中,所述通风管道靠近出口端的一段管壁由柔性微穿孔板替换,柔性微穿孔板与通风管道无缝隙密闭连接,所述初级声源靠近通风管道的入口端,出口噪声采集单元靠近通风管道的出口端,所述柔性微穿孔板的正下方密闭固定有次级声源,柔性微穿孔板与次级声源之间设有次级噪声采集单元,次级声源靠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与初级噪声采集单元、次级噪声采集单元和次级声源电连接。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采用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即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
所述初级噪声采集单元、次级噪声采集单元和出口噪声采集单元均为用于采集声信号的麦克风,频率响应范围为20Hz-20KHz。
这种降噪系统中阻性吸声材料为柔性微穿孔板,利用柔性的微穿孔板振动来吸收管道低频段噪声,柔性微穿孔板吸声对高中频段噪声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并且利用柔性微穿孔板柔性的特点可以使共振频率向低频移动,有利于部分低频段噪声的降噪,可是它的降噪频段较窄,使用范围具有局限性,有源噪声控制技术利用声波的相消性干涉原理来消除噪声;能够很好的抑制大范围的中低频段信号,克服结构吸声的不足,并且吸声效果达到所要求的降噪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1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漏型液压管用液压接头
- 下一篇:一种胶管接头扣压定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