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折撑开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98408.X | 申请日: | 2018-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1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文;杨永博;叶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上虞中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66 | 分类号: | A61B17/6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陈冲 |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套 旋转套筒 固定针 本实用新型 定位装置 内螺纹 撑开 骨折 固定复位 活动套接 骨折端 外螺纹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折撑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针、第二固定针、第一固定套、旋转套筒、第二固定套;第一固定针和第二固定针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上;旋转套筒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一固定套上,旋转套筒另一端内部具有内螺纹;第二固定套一端具有与上述旋转套筒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如何对骨折端进行精确固定复位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复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骨折患者对其骨折部位的复位一般是在骨折端用两把复位钳夹持复位,或者在骨折端打入螺钉进行撑开复位,但是对于骨折时间较长,尤其是陈旧性骨折,即使在助手牵引的帮助下也很难牵开复位,同时采用这种操作无法保证固定位置的稳定性、精确固定复位及调整,耗时、耗力,并且不能对骨折端进行加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折撑开定位装置,解决如何对骨折端进行精确稳定固定复位,并且可以对骨折端进行加压的技术问题。
骨折撑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针、第二固定针、第一固定套、旋转套筒、第二固定套;第一固定针和第二固定针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上;旋转套筒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一固定套上,旋转套筒另一端内部具有内螺纹;第二固定套一端具有与上述旋转套筒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所述第一固定针和第一固定套为整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针为圆柱体,第一固定套与第一固定针配合的位置为圆柱体,第一固定套与旋转套筒配合的位置为圆柱体,第一固定套剩余部位为圆柱体或者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
所述多面体为正方体或者长方体。
所述第二固定针为圆柱体,第二固定套与第二固定针配合的位置为圆柱体。
所述旋转外套外侧具有外旋转支撑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之间采用内外螺纹活动连接,这样通过内外螺纹的作用调节两个固定套之间的相互距离及保证调整的水平运动,从而能使两个骨折端能得到很好的固定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骨折撑开定位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成分开状态;
图2是第一固定针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固定套的示意图;
图4是另一种第一固定套的示意图;
图5是利用骨折撑开定位装置将原先错位的两个骨折端撑开的示意图;
图6是利用骨折撑开定位装置将原先错位的两个骨折端撑开后进行复位后的示意图,骨折撑开定位装置反向旋转可对骨折端进行加压;
图中 1. 第一固定针、2. 第二固定针、3. 第一固定套、4. 旋转套筒、41. 内螺纹、42.外旋转支撑端、5. 第二固定套、51.外螺纹、6. 骨折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6,骨折撑开定位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固定针1、一个第二固定针2、一个第一固定套3、一个旋转套筒4、一个第二固定套5。第一固定针1和第二固定针2均固定在患者的骨折端6,其主要的作用是固定在第一固定套3和第二固定套5。第一固定套3作用是在第一固定针1的支撑下活动固定住旋转套筒4。旋转套筒4的作用是驱动第二固定套5横向运动。第二固定套5的作用是与第二固定针2及旋转套筒4配合实现患者骨折处的固定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上虞中医医院,未经绍兴市上虞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84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专用外肢体固定架
- 下一篇:踝关节融合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