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7572.9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9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雪阳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邓扬 |
地址: | 1303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无功补偿装置 壳体 下端 冷却装置 放置板 腔内 本实用新型 静电除尘网 无功补偿柜 上端 控制柜 冷却板 底端 风道 外壁 减震 壳体上表面 安全隐患 使用寿命 转动连接 支撑框 风扇 除湿 内壁 连通 冷却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腔内上端设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的外壁下端设有无功补偿柜,所述无功补偿柜的腔内上端设有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下端设有第二放置板,所述壳体上表面中部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腔内顶端固定连接有静电除尘网,所述静电除尘网的下端设有冷却板,所述电机远离冷却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风扇,所述冷却装置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下端与壳体连通,所述壳体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领域。该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外壳,达到了冷却、除湿、减震、减少安全隐患的目的,提高了高压无功补偿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外壳。
背景技术
现今国内高压线路有两类无功补偿型式:一种为是并接电容器固定补偿,不能实现动态跟踪补偿;二是动态跟踪补偿,级数太少,不能做到精补细补。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自动补偿类型为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主要由电容器组、开关及控制器等组成,并联连接于工频交流三相高压架空线路上,用来改善功率因数、调整网络电压、降低线路损耗。
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在使用时,温度对使用性能的影响很大,因此高压无功补偿装置的使用温度不宜过高,如果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使用时产生的热量过多,使壳体内部的温度高于使用温度范围的上限温度,此时会影响高压无功补偿装置的正常使用,而且,对内部的电气元件损伤较大。现有的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外壳设置有有散热孔,但是散热孔的散热效果不够好,而且容易进灰尘和水汽,灰尘和水汽对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内部的电气元件伤害极大,增加了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外壳,解决了装置过热、除湿、减震、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腔内上端设置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的外壁下端设置有无功补偿柜,所述无功补偿柜的腔内上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外壁左右两端通过缓冲块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二放置板的外壁左右两端通过缓冲块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上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冷却装置的腔内顶端固定连接有静电除尘网,所述静电除尘网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板,所述冷却板远离静电除尘网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远离冷却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风扇,所述冷却装置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下端与壳体连通,所述风道的腔内固定连接有消音软管,所述控制柜的外壁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柜门,所述无功补偿柜的外壁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柜门,所述壳体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
优选的,所述第二放置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远离第二放置板的一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壁左右两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远离电机的一端与冷却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柱的外表面中部缠绕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消音软管间隔设置有三个,所述消音软管与风道的内壁之间填充有隔音棉。
优选的,所述第一柜门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防爆密码锁,所述第二柜门的上端对称设置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的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二防爆密码锁,所述第二柜门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危险提示标志。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内壁间隔设置有受压弹簧,所述支撑框远离壳体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的上端通过导管与壳体内壁连通,所述干燥装置内部填装有无水氯化钙。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外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雪阳,未经李雪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75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