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支架及电缆支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6700.8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9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杭裕保;潘永新;管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黄彩荣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臂 电缆卡箍 电缆支撑 立柱 连接组件 新型支架 轴向方向 可移动地安装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便 电力设备 排列方向 移动方向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支架及电缆支撑设备,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立柱、多个横臂、多个电缆卡箍以及多个连接组件;多个横臂通过多个连接组件垂直且间隔地安装在立柱上,多个横臂的排列方向与立柱的轴向方向一致;电缆卡箍可移动地安装在横臂上,电缆卡箍的移动方向与横臂的轴向方向一致。该电缆支撑设备,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支架及电缆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在室外、室内,还是电缆沟和电缆隧道中施工或处理电缆事故时,往往需要将电缆从地面支起,然后在进行电缆头的制作,电缆的终端头及中间头在制作过程中,要求不能有任何污物粘附在已处理过的表面上,所以在电缆头制作的工作现场要求电缆头始终处在悬空状态和施工环境相对洁净。
在现有施工过程中,在制作电缆的终端头及中间头过程中只是很随便的找一些临时物体对其进行支撑,如:电缆头的包装盒、凳子、树杈或笨重的铁架等,甚至出现没有支撑物就用施工人员的双手或腿来支撑的现象,这样做既不规范也不安全,还不能确保施工质量。尤其是在野外作业时,就临时支撑就显得更加的不方便、不快捷,且很容易造成已处理完的未带绝缘管的电缆本体掉到地面造成污染,给施工带来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支架及电缆支撑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新型支架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支架,所述新型支架包括立柱、多个横臂、多个电缆卡箍以及多个连接组件;
多个所述横臂通过多个所述连接组件垂直且间隔地安装在所述立柱上,多个所述横臂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一致;
所述电缆卡箍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横臂上,所述电缆卡箍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横臂的轴向方向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臂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沿轴向方向上依次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以及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外侧安装在所述立柱的内侧,所述第三滑槽的外侧安装在所述立柱的另一相对内侧,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面抵接,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立柱的两个相对内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沿轴线方向上安装有第一凸板,所述第二侧板沿轴线方向上安装有第二凸板,所述第一滑槽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板配合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三滑槽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凸板配合设置的第二卡槽,所述横臂通过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立柱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面上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沿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加强板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上,另一侧安装在所述加强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上,另一侧安装在所述加强板的另一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沿轴向方向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板配合设置的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二固定板沿轴向方向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凸板配合设置的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条形槽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二条形槽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均采用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6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