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磨损的长寿命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6610.9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3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拓伟业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块 第二滑块 第一滑块 长寿命 低磨损 斜导柱 抽芯 模具 侧向抽芯机构 本实用新型 定模板 动模板 芯块 挤压 侧向抽芯 使用寿命 包紧力 侧向孔 楔紧块 减小 开模 铸件 磨损 分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磨损的长寿命模具,其包括动模板、定模板以及设置在动模板和定模板之间的侧向抽芯机构,侧向抽芯机构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楔紧块以及斜导柱,其中,在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分块,在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分块,第一分块和第二分块对接组成用于形成产品侧向孔槽的芯块。本实用新型的低磨损的长寿命模具通过设置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当开模时斜导柱先挤压第一滑块使得第一分块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芯,然后再挤压第二滑块使得第二分块进行抽芯,进而使得铸件对芯块的包紧力被逐步分解,抽芯时磨损减小,使得侧向抽芯更加顺利,更加高效,同时也使得斜导柱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磨损的长寿命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模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模具只有一个开模方向,但很多塑料制品由于侧壁带有通孔、凹槽或凸台,使得模具上需要有多个抽芯方向,现有技术手段通常是通过在模具上设置侧向分型与侧向抽芯机构来达到这个目的(侧向抽芯是将模具上的芯块从固化后的产品内部抽出的工作过程);
其中,斜导柱侧向抽芯机构为应用广泛的一种侧向抽芯结构,但当铸件对侧向型芯的包紧力较大时,斜导柱与侧向抽芯滑块之间的摩擦也较大,容易使得斜导柱磨损失效,甚至具有折弯折断的风险,侧向抽芯机构的损坏,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增加模具制造的成本。
故需要提供一种低磨损的长寿命模具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磨损的长寿命模具,其通过设置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分块,在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分块,第一分块和第二分块对接组成用于形成产品侧向孔槽的芯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具由于铸件对侧向型芯的包紧力较大,容易造成斜导柱折断或磨损失效,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增加模具制造的成本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磨损的长寿命模具,其包括动模板、定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动模板和所述定模板之间的侧向抽芯机构,所述动模板和所述定模板合模时形成模腔,其中所述侧向抽芯机构包括:
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定模板对向所述动模板的一面上,在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分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包括第一挤压面和第二挤压面;
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定模板对向所述动模板的一面上,在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分块,所述第一分块和所述第二分块对接组成用于形成产品侧向孔槽的芯块,所述第二滑块上包括第三挤压面和第四挤压面;
楔紧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动模板上,所述楔紧块用于合模时随所述动模板移动以挤压所述第一挤压面使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以及挤压所述第三挤压面使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进而使得所述芯块延伸至所述模腔内;
斜导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动模板上,所述斜导柱用于开模时随所述动模板移动以挤压所述第二挤压面使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以及挤压所述第四挤压面使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进而使得所述芯块滑出至所述模腔之外;
其中,当所述楔紧块同时与所述第一挤压面和所述第三挤压面挤压接触时,所述第一分块和所述第二分块对接组成所述芯块;
当所述第一分块和所述第二分块对接组成所述芯块时,所述第二挤压面离所述斜导柱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四挤压面离所述斜导柱的最小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分块远离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小于靠近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横截面积,以利于所述第一分块侧向抽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挤压面和所述第四挤压面互相平行,当所述第一分块和所述第二分块对接组成所述芯块时,所述第二挤压面和所述第四挤压面之间的距离为1~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拓伟业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拓伟业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66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脱螺纹注塑模具
- 下一篇:嵌片对称推入式注塑成型工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