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复数终端的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5901.6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9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双电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23/02 | 分类号: | G08C23/02;G08C17/02;H04L29/08;H04W4/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王彩君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终端 节点通信 通信装置 本实用新型 复数终端 监测数据 密闭空间 复数 终端 远程通信终端 远程服务器 常规通信 打包数据 打孔步骤 数据传输 通信故障 通信信号 终端布置 终端通信 传输 通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复数终端的通信装置,其包括复数个监测终端、复数个节点通信终端以及与所述节点通信终端通信的远程通信终端;所述监测终端之间以及监测终端与节点通信终端在密闭空间中通信,所述监测终端与节点通信终端布置于密闭空间内。本实用新型的通信装置能够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还能将监测数据通过自身传输以及打包数据,最终将数据传输至远程服务器,避免了常规通信方式的繁琐安装打孔步骤以及通信信号弱的情况下的通信故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终端的信号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密闭空间具有复数终端的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很多的工程管道的监测中,都需要在密闭的电磁屏蔽空间内进行,为了获得密闭空间内的实验数据或者环境参数,通常都是采用在密闭容器上开孔的方式将容器内的监测数据通过通信线缆传输出来。然而,在容器上开孔的方式容易引起气密性能下降,制造安装成本升高等,特别是在压力较大的情况,气密性下降会使得管道泄露或者管道内传输的流体产生污染等情况。如果不开孔采用离线监测(即将监测装置置于密闭容器而不与外界通信直至打开容器取出)则无法实时获取监测数据,导致应用受限,如专利号为CN200580049473.X公开了一种线缆管道,所述线缆管道由彼此间相同的单个模块构成,所述单个模块在通向真正的为线缆敷设而设置的沟渠的分支竖井的拉入口的区域中以很小的操作开销组合成在实际上“无限”连续的线缆管道线路,该线缆管道线路而后可以连续地放入这条沟渠中并且线缆管道装配车固定在该沟渠的顶盖、壁体或类似部位上,从而可以接着在所述线缆管道中的至少一个连续的纵向伸长的线缆接纳空间中放入有待敷设的线缆或者说线缆束。采用这种方式安装线缆虽然通信方式可靠,可是安装造价较高,需要在管道安装阶段将线缆置入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复数终端的通信装置,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复数终端的通信装置,包括复数个监测终端、复数个节点通信终端以及与所述节点通信终端通信的远程通信终端;
所述节点通信终端之间布置有复数个监测终端,所述监测终端之间以及监测终端与节点通信终端在密闭空间中通信,所述监测终端与节点通信终端布置于密闭空间内,所述远程通信终端布置于密闭空间外。
所述监测终端可以将监测到的数据与接收到的上一个监测终端的数据打包发送至下一个监测终端或者节点通信终端,所述节点通信终端接收打包数据并将所述打包数据发送至远程通信终端;优选的,如果远程通信终端在与服务器连接时的通信信号较弱,无法保证数据及时发送出去的情况下,所述远程通信终端向节点通信终端发送拒收信号,所述节点通信终端在接收到拒收信号时将打包数据存储后向下一个监测终端发送中断信号以传输打包数据至下一个节点通信终端,通过下一个节点通信终端传输打包数据,在发送完成后由远程服务器向节点通信终端或者前一个节点通信终端发送接收完成信号,如果由前一个节点通信终端接收到发送完成信号,则通过监测终端转发至所述节点通信终端,所述节点通信终端在接收到接收完成信号后即进行下一组数据的传送,直至远程通信终端向所述节点通信终端发送握手信号表示可以接收打包数据为止。
所述监测终端包括环境参数传感器、超声通信探头、控制器,所述环境参数传感器与超声通信探头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环境参数传感器包括流体流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浓度传感器等,所述超声通信探头包括接收探头和发射探头,所述接收探头和发射探头相向设置,以方便向相邻的监测终端或者节点通信终端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双电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双电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5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区域气象站远程维护模块
- 下一篇:一种遥控水声通信系统及无人水下航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