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动翻边及整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5879.5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2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蕾;薛庆光;邢照阳;王鹏智;张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信昌汽车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5/0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马鹏鹞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边 整形模具 上模 下模 转动 翻边成型 工件加工 减少设备 上模基座 上整形模 下模基座 下整形模 压力设备 一套模具 翻边模 模同步 上翻边 下翻边 整形面 整形模 整形 融入 保证 统一 | ||
一种转动翻边及整形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基座、上整形模、上翻边模,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基座、下整形模、下翻边模,将翻边模和整形模融入到一套模具中,在整形的同时对工件的边沿进行翻边成型,基于工件的整形面进行统一定位,从而保证了翻边部分的尺寸的准确性,工件加工的准确性大幅度提升,一模同步进行两个工序,只需要一套压力设备即可,能够大幅的减少设备投入,降低成本和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动翻边及整形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构件大部分是通过钢板的冲压和变形制作而成,对于一些表面形状比较复杂的构件,在冲压成型后还要进行整形工作,使构件形状尺寸更准确,便于后期的装配和安装工作,还有部分部件还涉及到翻边和整形两个工序,每个工序在现有的模具上的执行过程中均需要对工件进行准确的定位,两次定位会造成工件的定位差别,从而产生加工误差,同时还需要两套压力装备,成本和能耗均比较高,有比较进行改造和提升,以降低成本和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动翻边及整形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动翻边及整形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基座、上整形模、上翻边模,所述的上模基座内部设有模腔,所述的上整形模位于模腔内,上整形模的侧面与模腔的侧面之间为滑动配合面,上整形模与模腔之间设有支撑弹簧,模腔的边沿一周设有若干个限位挡块,挡在上整形模的边沿形成限位结构;所述的上翻边模位于模腔的侧部,上翻边模包括与上模基座固定连接的支撑体和安装在支撑体下部的翻边凸模,该翻边凸模的上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与支撑体下面之间为互相匹配的滑动配合斜面,在翻边凸模的两端设有与斜面平行的滑槽,在支撑体的两端设有方形的滑销,滑销插入滑槽内形成滑动副;在翻边凸模的下表面设有倾斜的V形滑槽;
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基座、下整形模、下翻边模,所述的下模基座内设有横向圆柱面形状的下模腔,所述的下整形模固定在下模腔的边部的下模基座上,所述的下模腔的两端设有转轴,下模腔的另一边部设有边部支撑,该边部支撑的下部铰接有复位弹簧,该支撑弹簧贯穿下模基座,支撑弹簧的底部与下模基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下翻边模包括半圆柱体的旋转体和连接在旋转体一个侧边的驱动体,旋转体的另一侧边设有翻边凹模,在旋转体的下表面为与下模腔形状匹配的圆柱面,旋转体的两端设有转轴孔与上述转轴匹配安装,驱动体的下表面与上述边部支撑的上表面为滑动面接触,驱动体的上表面设有凸起的V形滑面,该V形滑面与上述V形滑槽匹配,所述的翻边凹模的形状与上述翻边凸模的形状匹配;
所述的上模基座的两端和下模基座的两端设有互相匹配的合模导向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下整形模中有若个锥形定位针。
优选的,所述下翻边模的旋转体的下表面上设有润滑油槽,并设有润滑油,所述的边部支撑的上表面设有润滑油槽,并设有润滑油。
优选的,所述的合模导向结构包括位于上面基座两端的方形凸起和下模基座两端的方形凹槽,在该方向凸起的侧面与方形凹槽的侧面之间为互相匹配的滑动配合面,所述的方形凸起的大小与方形凹槽的大小匹配。
优选的,所述的下翻边模的旋转体的两端面与下模腔的两端面之间为互相匹配的滑动配合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该转动翻边及整形模具,将翻边模和整形模融入都一套模具中,在整形的同时对工件的边沿进行翻边成型,基于工件的整形面进行统一定位,从而保证了翻边部分的尺寸的准确性,工件加工的准确性大幅度提升,一模同步进行两个工序,只需要一套压力设备即可,能够大幅的减少设备投入,降低成本和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转动翻边及整形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信昌汽车部品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信昌汽车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5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孔、侧冲孔、分离复合模具
- 下一篇:一种三通汽车空调管路的管端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