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相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放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94918.X | 申请日: | 2018-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8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霖;梁海宁;范振宁;张艳;修钰翔;冯亚妮;李欣泽;房心怡;季温苹;刘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放空装置 密相二氧化碳 输送管道 缓冲容器 放空管 二氧化碳水平 本实用新型 竖直管道 一端连接 二氧化碳管道 放空 安全运行 倾斜设置 重要技术 沉降 二氧化碳 干冰 温降 泄放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相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放空装置,包括二氧化碳水平输送管道和放空装置,所述放空装置包括一竖直管道、一缓冲容器和放空管,所述竖直管道一端连接二氧化碳水平输送管道,另一端连接缓冲容器,所述缓冲容器连接放空管。所述放空管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密相二氧化碳管道的放空装置,有效防止了密相二氧化碳泄放过程中过大温降以及干冰的生成,并避免了放空二氧化碳的沉降聚集。为二氧化碳管道安全运行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特别是指一种密相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放空装置。
背景技术
碳的捕集与封存(CCS)技术是国际社会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缓解温室效应的主要技术。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大力支持CCS的开发和推广,中国是世界拥有CCS试点项目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排放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17%,而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使我国面临着强大的碳减排压力。未来几十年,当国际气候政策逐渐清晰后,一旦CCS技术开始大规模应用,在二氧化碳运输中作为主要方式的管道运输会大范围使用,将会形成很大应用市场。随之而来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二氧化碳管道运输的安全使用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及管理二氧化碳输运管道,一般会设置二氧化碳放空装置。然而,密相二氧化碳放空过程中介质温度急剧降低并形成干冰,对管道造成冻堵。且放空至外部环境的二氧化碳容易沉降并在近地面积聚。这两种行为均对管道及附近人员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密相二氧化碳输运管道的安全放空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相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放空装置,其具有缓冲容器,可防止密相二氧化碳泄放过程中大温降及干冰的产生,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相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放空装置,包括二氧化碳水平输送管道和放空装置,所述放空装置包括一竖直管道、一缓冲容器和放空管,所述竖直管道一端连接二氧化碳水平输送管道,另一端连接缓冲容器,所述缓冲容器连接放空管。
其中,所述放空管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放空管的倾斜角度为20-80度。所述竖直管道上还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为电控阀,所述电控阀连接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所述竖直管道于所述阀门和二氧化碳水平输送管道之间还连接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缓冲容器横截面与竖直管道横截面面积比5~7。
本申请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密相二氧化碳管道的放空装置,有效防止了密相二氧化碳泄放过程中过大温降以及干冰的生成,并避免了放空二氧化碳的沉降聚集。为二氧化碳管道安全运行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相二氧化碳管道的放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相二氧化碳管道的放空装置示意图,包括二氧化碳水平输送管道1和放空装置。所述放空装置包括一竖直管道2,其一端连接于水平输送管道1,另一端连接一缓冲容器4。所述缓冲容器4为一金属的方形或球形容器。为了达到最优的缓冲效果,缓冲容器的截面积与竖直管道的截面积比为5~7。在竖直管道1上还设置有一电控阀3和压力传感器6,两者均与一单片机7相连。压力传感器6感测到竖直管道2内的压力,并将信号传送至单片机7,单片机7根据预定的程序控制电控阀3打开,向缓冲容器4泄放二氧化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容器并结合单片机与压力传感器反馈回路,有效防止了密相二氧化碳泄放过程中过大温降以及干冰的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49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