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电冰箱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3658.4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5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冯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5/02 | 分类号: | F25D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廖苑滨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致变色玻璃 智能电冰箱 冰箱 冰箱门 本实用新型 变色玻璃 冰箱门体 电冰箱门 多层材料 家庭装饰 居家生活 内壳表面 透明材质 影响冰箱 制冷效果 透明 壳表面 智能化 门板 清晰 除电 观察 结霜 起雾 节约 能源 应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冰箱门,在门板的多层材料中,除电致变色玻璃层外各层均采用透明材质,电致变色玻璃层能够根据用户的控制在有色和透明之间进行切换,保证用户在不打开冰箱门的情况下清晰的观察冰箱内食物的状态和数量,有效的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并且杜绝了冰箱门的频繁关闭影响冰箱的制冷效果,节约了能源;为了防止内壳表面起雾或者结霜,在内壳表面贴合一层ITO导电玻璃层,确保用户能够实时清晰观察冰箱内的情况。在该种电冰箱门应用于居家生活中时,通过电致变色玻璃使冰箱门体在有色和透明之间的切换,既能够使冰箱具有便捷的操作体验以满足人们对智能化的要求,还能够作为家庭装饰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电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电冰箱用的智能电冰箱门。
背景技术
电冰箱是生活中最传统、最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广泛普及,电冰箱这一传统的电器的智能化已经成为智能家居的最基本要求。现有的电冰箱,其智能化往往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自动温度调控。这种类型的冰箱能自动进行冰箱模式调换,始终让食物保持最佳存储状态,用户通过可让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掌握并控制冰箱的工作状态,有的冰箱还具有记电功能,其能够对各工作区间段的用电量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户能够更清晰的了解电费使用情况。
2.食品管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了解冰箱内的食物数量、保鲜保质信息,还有的冰箱能够为用户提供健康食谱和营养禁忌,可提醒用户定时补充食品等。
还有的智能冰箱,具备上网、娱乐等功能。但是总体来看,目前市场上,对于智能冰箱的改进还主要集中在功能的拓展或者控制方式的智能化上,对于智能冰箱外观的改进较少,尤其是目前还未见有关智能冰箱门的改进。
目前市场上智能冰箱的冰箱门与传统冰箱的冰箱门区别并不大,普通的智能冰箱其在冰箱门上设置了触摸控制区域,稍高档的智能冰箱,均是在冰箱门上镶嵌了一块触摸屏,以实现人机交互以及相应娱乐等相关功能。但是,在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高度普及的今天,这种触摸屏或者娱乐功能对于现代生活来说往往是多余的,价格不菲但是实用性很差;同时,现有的智能冰箱其对于冰箱内食物的状态、数量的了解必须要借助冰箱门的开启或者借助移动终端通过互联网获得,通过互联网获得的方式并不直观,甚至有些繁琐,而通过开启冰箱门这种传统的操作方式一方面不利于冰箱的节能,另一方面也不符合现代生活对于智能化的定义,在现代或者未来的生活中,智能冰箱不仅要有智能化的功能和控制系统,更需要有智能化的外观结构,才能满足功能和室内装饰的需要。因此,开发一种智能的电冰箱门对于智能电冰箱的普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冰箱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冰箱内食物状态、数量不能直观获取,频繁开关冰箱门造成冰箱内温度升高而导致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电冰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冰箱门包括:门框,密封条,门板,所述密封条设置在门框上,用于冰箱门框与冰箱本体之间的密封,门板设置在门框内,所述门板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门板外壳、电致变色玻璃层、内壳、ITO导电玻璃层,保护层,各层之间贴合设置,所述门板外壳、内壳的材质为PMMA或钢化玻璃,所述保护层材质为PMMA或者PET膜。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包括至少两块PMMA板或至少两块钢化玻璃板。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还包括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通过高气密性复合粘结剂粘结在PMMA板之间的四个边缘,形成一个中空的内壳结构,并且所述中空结构具有不大于100Pa的压强。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还包括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通过高气密性复合粘结剂粘结在钢化玻璃板之间的四个边缘,形成一个中空结构的内壳,并且所述中空结构具有不大于100Pa的压强。
进一步的,所金属框架为铝合金框架或钛合金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36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