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实现快速淬火的热处理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3455.5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1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余良波;李鱼飞;赵海斌;宋虎;周福印;鲍永鑫;杨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667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淬火 本实用新型 热处理炉 冷却 金属热处理炉 热处理材料 热处理淬火 热处理设备 水冷升降轴 有效地实现 淬火处理 淬火介质 加热合金 热处理 多样品 上限制 温度场 可控 合金 垂直 室内 应用 改进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快速淬火的热处理炉,属于快速淬火的热处理设备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金属热处理炉通过水冷升降轴将被加热合金垂直降至冷却室内,并导入气体对合金进行冷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热处理淬火速度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热处理炉具有均匀、可控和精确的热处理温度场,能够实现样品的快速淬火处理,且整个过程不会破坏热处理炉内真空。进一步,基于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多样品多批次的淬火处理。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采用不同淬火介质对于热处理材料快速淬火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对于实现材料的快速淬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尤其是用于快速淬火的热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实现快速淬火的热处理炉。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构思巧妙,能够有效简化设备的结构,并实现采用的快速淬火,对于材料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背景技术
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在固态下加热至预定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再以一定的速度进行冷却的一种热加工工艺。热处理的目的在于改变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以改善其性能。通过对材料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即对包括温度、冷却速度等热处理条件的控制),能够消除金属材料中铸、锻、焊等热加工工艺造成的各种缺陷,细化晶粒,消除偏析,降低内应力,使金属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更加均匀。其中,冷却速度显著影响热处理后金属材料的组织与性能。例如,钢从奥氏体状态冷却时,因冷却速度不同,将分别转变为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等组织。
因大多数金属在热处理过程中需处于高真空或惰性气体环境中,以防止氧化,这使得后续的淬火过程,尤其是快速淬火过程,的实现变得困难。目前,常用的淬火方式主要包括真空室淬火与大气淬火。其中,真空室淬火设备一般具有高真空加热保温室与低真空淬火室,在高真空加热保温室、低真空淬火室安装有隔板阀门。这类设备可实现自动化操作,但目前设备均难以实现快速淬火。
中国发明专利CN102460052B公开了一种金属热处理炉,其加热室与冷却室通过真空闸阀分离。该金属热处理炉通过水冷升降轴将被加热合金垂直降至冷却室内,并在关闭闸阀后,导入气体,对合金进行冷却,能够使热处理合金获得较大的冷却速度。然而,该装置中,升降轴行程较大,延长了合金淬火时间。另外,基于结构的限制,该装置无法实现多个合金试样分批次淬火,使用效率不高。此外,该装置只能采用气体作为唯一淬火介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淬火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装置的应用范围。
而对于大气淬火方式,虽然设备简单,但温度精度控制不高,淬火时需破坏真空,使得淬火时间延长,淬火速度降低。另外,采用大气淬火方式,工作人员会暴露于高温环境中,或接触高温环境,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设备或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金属热处理炉通过水冷升降轴将被加热合金垂直降至冷却室内,并导入气体对合金进行冷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热处理淬火速度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淬火的热处理炉。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金属热处理炉所存在的淬火速度受限的问题,提升淬火速度,从而实现快速淬火。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热处理炉具有均匀、可控和精确的热处理温度场,能够实现样品的快速淬火处理,且整个过程不会破坏热处理炉内真空。进一步,基于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多样品多批次的淬火处理。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采用不同淬火介质对于热处理材料快速淬火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对于实现材料的快速淬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3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式热处理炉的可翻转托架
- 下一篇: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