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汇流排抽芯顶出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91553.5 | 申请日: | 2018-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7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忠;周富成;张建章;王贞龙;张新江;蔡平;马作榕;李超;李铁星;张承建;王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25/04 | 分类号: | B22D25/04;B22D19/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顶出机构 汇流排 成型槽 极片 模体 抽芯机构 升降机构 抽芯 本实用新型 传统模具 极片结构 向下延伸 装备改进 供料区 穿设 顶出 铸焊 受伤 | ||
一种汇流排抽芯顶出机构,包括模体,所述模体包括位于顶部的工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包括供料区、极片升降机构、顶出机构、抽芯机构以及从所述工作面向下延伸的成型槽;所述顶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与所述成型槽内;所述抽芯机构穿设于所述成型槽内;所述极片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面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将铸焊后的汇流排和极片结构顶出,并保护汇流排、极片不会受伤。同时其结构简单、便于实施于传统模具上进行装备改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汇流排抽芯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池行业,尤其是铅酸蓄电池行业,常用的零部件包括具有极耳的极片,以及将极片连接成整体的汇流排,在汇流排的传统制作工艺中,需要铅锅,铅锅中盛满高温铅液后将制作汇流排的模具浸泡如铅锅中,随后取出,通过冷血、铸焊、脱模等步骤制作成汇流排,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681993U的中国专利文件所公布的技术方案,但是这样的操作方式存在因长期冷热交变模具寿命短、容易产生铅渣、汇流排的过桥部分无法同时成型需要增加加工工步等问题。
在改进的生产方式中,采用在汇流排模具中汇入铅液,同时通过将极片的极耳端浸入铅液中再加热,使得极耳直接铸焊连接在汇流排中从而完成加工,并且通过抽芯板的方式直接铸造出汇流排的过桥。在这一技术中,因为铅液的加热、冷却需要在加工过程中完成,其温度交变量也较大,需要一定体积的加热、冷却系统,其生产加工较为不便。同时其在脱模时需要通过对极片的拔拉从而将汇流排从模具中拉出,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汇流排结构出现裂缝、极耳发生拉伤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汇流排抽芯顶出机构,其可以有效的将铸焊后的汇流排和极片结构顶出,并保护汇流排、极片不会受伤。同时其结构简单、便于实施于传统模具上进行装备改进。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汇流排抽芯顶出机构,包括模体,所述模体包括位于顶部的工作面,所述模体包括供料区、极片升降机构、顶出机构、抽芯机构以及从所述工作面向下延伸的成型槽;所述顶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与所述成型槽内;所述抽芯机构穿设于所述成型槽内;所述极片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面的上方。
由此,在铸焊工作完成后,所述抽芯机构为所述汇流排直接形成跨桥,所述极片升降机构于所述顶出机构配合工作,将铸焊完成的汇流排和极片组合体顶出所述模体,即使得汇流排于极片之间不产生相对移动与相互作用,保证其结构完整、不变形、不受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成型槽包括电极槽与跨桥槽,所述电极槽在所述工作面延伸的线性方向上间隔奇数布置,所述跨桥槽设于两个电极槽间,所述跨桥槽底面低于所述电极槽底面。
由此,汇流排可以通过一次铸焊工步形成所有的结构,从而精简了工艺流程,也便于之后顶出抽芯工作的进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顶出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极槽、跨桥槽内的汇流排顶出杆和设于所述工作面的极片顶出杆和连接所述汇流排顶出杆和所述极片顶出杆的第一动作机构。
由此,汇流排顶出杆用于顶出汇流排,极片顶出杆用于将极片顶起,第一动作机构驱动汇流排顶出杆和极片顶出杆同步动作完成顶出动作,从而实现汇流排与极片之间的同步顶出,实现它们之间的同步动作,减少损伤、变型的可能。汇流排顶出杆分布于所述电极槽、跨桥槽内,在顶出动作时同步对汇流排的各部分进行顶出,使得在汇流排的实体层面上,其跨桥及跨桥两侧的极耳连接部之间受到顶出的动作为同时同步进行,相互之间不具有相互作用和相对移动,保证了单个汇流排不会发生变型、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汇流排顶出杆顶面静态位置分别高于所述电极槽、跨桥槽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15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转子铝低压浇注模
- 下一篇:一种三板模二次顶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