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塞式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1249.0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8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施英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正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53/14;F04B5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王丰毅;童健 |
地址: | 321314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体 内管 外管 油泵 注塞杆 注塞 进油 油液 本实用新型 出油通道 进油装置 上端 机械技术领域 上下往复运动 出油孔 出油嘴 小功率 密闭 抽油 内端 套接 下端 连通 能耗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注塞式黄油泵的注塞管内侧、外侧都与油液接触的弊端,提供一种注塞式油泵,属于油泵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泵体、进油装置,进油装置包括由泵体控制的做上下往复运动的注塞杆,注塞杆外侧套有内管,内管外侧套接有外管,内管上端、外管上端分别与泵体连接,内管将注塞杆与外管隔绝开,所述外管下端设置有进油套,所述泵体、内管、外管、进油套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作为出油通道,出油通道与所述出油嘴的内端连通;所述进油套上还设有出油孔。本实用新型的注塞杆主体部分都与油液保持分离,受到油液的阻力较小,所以实现相同抽油效率只需更小功率的泵体,有利于节约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泵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塞式油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黄油泵大多采用挤压出油的方式,液体状态的油自然流入黄油泵外管套底部的进油口后,外管套底部内侧设置的提料板再将油通过挤压的方式抽到外界,这种进油方式受到油的流动性影响,若是在低温状态油的流动性差的时候,油无法自然流入进油口,黄油泵上提料板就无法将油输送到上方,这样的黄油泵不能用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为了解决这一弊端,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6386664U,“一种注塞式黄油泵”,包括油室、动力部分和进油部分,油室上设有出油嘴,动力部分安装在油室上平面,进油部分安装在油室下平面,所述进油部分包括注塞管,注塞管外侧套有外管套,外管套下端设置有进油套,注塞管上端与动力部分连接,注塞管为底端开放顶端封闭的中空管形结构,注塞管内部设有单向阀A,注塞管的管壁上设有出油孔,所述注塞管下端套接在进油套内,进油套底端为封闭结构,进油套侧面开有与进油套内部连通的进油孔,进油孔至进油套底端形成一进油腔。该黄油泵采用注塞式的抽油方式,抽油时油液受到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会压入进油套,油的流动性对该黄油泵的工作效率影响及其小,在低温环境、油流动性差时仍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然而该黄油泵的注塞管在工作时与油液接触,油液对注塞管的内壁与外壁之间都会产生压力,导致动力部分推动注塞管工作时受到更大的阻力,所以就需要更大功率的动力装置,会造成能耗的浪费,且若是注塞管发生故障,拆卸下来的注塞管也沾满油液,维修起来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注塞式黄油泵的注塞管内侧、外侧都与油液接触导致动力部分推动注塞管工作承受更大阻力的弊端,提供一种注塞式油泵,该注塞式油泵的注塞杆只有底部位置与油液接触,该注塞杆大部分都与油液保持分离,受到油液的阻力较小,所以实现相同抽油效率只需更小功率的泵体,有利于节约能耗,且注塞杆的主体部分与油液分离,在维修时也更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注塞式油泵,包括泵体、与泵体固定连接的进油装置,所述泵体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油嘴,所述进油装置包括由泵体控制的做上下往复运动的注塞杆,注塞杆外侧套有内管,内管外侧套接有外管,内管上端、外管上端分别与泵体连接,内管将注塞杆与外管隔绝开,所述外管下端设置有进油套,所述泵体、内管、外管、进油套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作为出油通道,出油通道与所述出油嘴的内端连通;所述注塞杆下端套接在进油套内,进油套底端为封闭结构,进油套上开有与进油套内部连通的进油孔,进油孔至进油套底端形成一进油腔,进油腔内设有防止进油腔内的液体朝向进油孔流出的单向阀;所述进油套上还设有出油孔,出油孔一端与所述出油通道连通,出油孔另一端与所述进油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泵体上设有驱动注塞杆做上下往复运动的活塞杆,活塞杆套在内管内,活塞杆与注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泵体上还开有一个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一个较大孔与一个较小孔,较大孔朝向泵体外侧,所述内管上端与较小孔螺接,所述外管上端与较大孔螺接。通过螺接的方式可以使内管与泵体、外管与泵体之间安装拆卸都十分方便,便于检修,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能有效防止漏油现象的出现。
作为优选,所述进油套朝向泵体的侧面开有安装孔,所述内管嵌入安装孔内,内管的外侧壁紧贴安装孔的孔壁,所述外管下端与进油套螺接。当内管、外管分别与泵体螺接时,进油套采用上述的连接方式与内管、外管连接,使进油套安装、拆卸更为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正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永康市正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12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可控的抽水泵
- 下一篇:一种电子泵防震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