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沙造岛固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0660.6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0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江东;王浩;张军;陈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水木金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8 | 分类号: | E02B3/18;E02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泵送 析出 固化设备 泥沙颗粒 输送管道 主管道 海沙 料仓 流量计 有效缩短工期 表面活性剂 螺旋输送杆 水硬性粉体 泵送过程 表面改性 地形条件 粉体材料 混合效率 泥水分离 实时检测 水化反应 速度同步 泥沙泵 投放量 止流阀 粒径 泥沙 施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沙造岛固化设备,包括料仓和海沙泵送主管道,以及设置在料仓和海沙泵送主管道之间的带螺旋输送杆的第一输送管道,在该第一输送管道上沿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反向止流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泵送过程中的混合,可以与泵送速度同步,极大提高了混合效率。同时可以不受滩涂地形条件限制,有效缩短工期。实时检测泥沙泵送流量、含水量、泥沙粒径,及时调整粉体材料、泥水分离剂投放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先通过表面活性剂对泥沙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加速实现水分的析出,随着水分的析出,泥沙颗粒之间逐渐靠近,水硬性粉体材料的水化反应也逐渐开始,颗粒渐渐形成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沙造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沙造岛固化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仅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有关的背景信息,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海洋工程的发展,对吹沙造岛的速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大型疏浚工程船舶的投入,一夜之间形成数千平方米的滩涂已成为可能。但是这样形成的滩涂由于泥沙含水量过大往往几个月内都无法形成承载力,甚至工程车辆也难以通行。在滩涂上投放数十台大型挖机进行泥沙中拌和粉煤灰、水泥等水硬性材料是现在比较高效、常规的做法,但是难以满足大型工程对工期的需求。
另外现有的吹沙造岛施工技术,是通过将海沙抽吸到滩涂上自然堆放析出水分,数月后海沙逐渐干化板结,形成一定强度。为了提高海沙板结后的强度,也可在滩涂上修建临时围堰,利用大型挖机,将抽吸上来的海沙与粉煤灰、水泥、石灰、高炉矿渣等拌和压实。自然堆放风干的海沙颗粒之间仍然是分散的,没有粘结物质也无法形成强度。拌和了粉煤灰、水泥等水硬性材料的海沙混合物可以有效提高新造岛基的承载能力,满足工程需求。但是,一台大型挖机一天能够拌和的数量仅为数百个立方米,一艘大型疏浚船抽沙速度至少在4,000m3/h,采用挖机拌和的施工方式远远满足不了吹沙造岛的需求。
综上:采用挖机在滩涂围堰内将泥沙、粉煤灰、水泥等水硬性材料混合的施工工艺,最大的问题是拌和速度太慢,无法满足一般中型吹沙造岛工程的需求。挖机只能拌和固化一块地基之后再前进一步,并且需要防止挖机自身陷入泥泞之中。其次,拌和质量完全取决于挖机操作员的熟练程度,工程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有可能出现混合不均匀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
故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了混合效率;同时可以不受滩涂地形条件限制,有效缩短工期吹沙造岛固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吹沙造岛固化设备,包括料仓和海沙泵送主管道,以及设置在料仓和海沙泵送主管道之间的带螺旋输送杆的第一输送管道,在该第一输送管道上沿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反向止流阀。
包括通过第二输送管道连接到海沙泵送主管道的外加剂储罐。
在该第二输送管道上沿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流量计和第二反向止流阀。
所述第一输送管道输送方向与海沙泵送主管道输送方向的夹角为15~45°。
所述第二输送管道输送方向与海沙泵送主管道输送方向的夹角为15~45°。
海沙泵送主管道上设置实时监测泵送流量、泥沙含水量、泥沙粒径装置;
在螺旋输送杆和第二输送管道上设置可根据上述实时监测到的泵送流量、泥沙含水量、泥沙粒径等数据自动调整粉体材料、液体材料添加量的自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水木金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水木金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0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聚烯烃防渗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水利建设用防冲堤坝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