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加卸荷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0624.X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1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樊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占东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邵明新 |
地址: | 1181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块状本体 顶面 卸荷阀 底面 盲孔 通孔 铜管 叠加 液压卸荷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连接接头 液压阀座 侧面 换向阀 孔设置 油箱 紧凑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卸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叠加卸荷阀。其结构简单、紧凑且效果良好。包括块状本体;该块状本体顶面与换向阀相连,该块状本体的底面与液压阀座相连;所述块状本体上开设有A孔、P孔、T孔;所述A孔为一贯通顶面及底面的通孔,所述P孔为一贯通顶面及底面的通孔;所述T孔设置于块状本体的顶面,该T孔为向底面延伸的盲孔;所述块状本体四个侧面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一G孔,该G孔为一盲孔,该G孔与所述T孔相连通;所述块状本体四个侧面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H孔,该H孔与G孔相连通;所述H孔通过连接接头与铜管一端相连,该铜管与油箱相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卸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叠加卸荷阀。
背景技术
伴随液压系统的发展,单油管作用液压缸使用范围不断增加。单油管作用液压缸通过弹簧回弹力卸荷,一般卸荷压力在0~0.1 MPA。正常油泵的卸荷压力在0.2~0.3MPA,不能实现油泵卸荷与液压缸卸荷共用一个卸荷回路。现普遍采用泵头高压溢流,卸荷通过液压阀座。但在一个液压系统中有两个单作用液压缸同时卸荷,这种方式卸荷时间较长;控制多台液压设备时,停滞等待时间过长。
而且,现有液压泵一直在高压下工作,浪费能源;多个阀同时卸荷时间长、降低机械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卸荷分析,设计高效节能的叠加卸荷阀实现独立卸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叠加卸荷阀,其结构简单、紧凑且效果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块状本体。
该块状本体顶面与换向阀相连,该块状本体的底面与液压阀座相连。
所述块状本体上开设有A孔、P孔、T孔。
所述A孔为一贯通顶面及底面的通孔,所述P孔为一贯通顶面及底面的通孔。
所述T孔设置于块状本体的顶面,该T孔为向底面延伸的盲孔。
所述块状本体四个侧面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一G孔,该G孔为一盲孔,该G孔与所述T孔相连通。
所述块状本体四个侧面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H孔,该H孔与G孔相连通。
所述H孔通过连接接头与铜管一端相连,该铜管与油箱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块状本体底面铣一B孔,该B孔为一沉孔;该B孔的位置与液压阀座的B孔位置相对,且该沉孔内镶嵌有一O型密封圈;所述块状本体底面铣一t孔,该t孔为一沉孔,其位置与液压阀座的T孔位置相对,且该t孔内镶嵌有一O型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孔位置与换向阀A孔、液压阀座A孔的位置相对;所述P孔位置与换向阀P孔、液压阀座P孔的位置相对;所述T孔位置与换向阀T孔位置相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该H孔所在的侧面为与顶面、底面、G孔所在侧面相邻的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G孔作为加工孔,所述H孔通过该加工孔与T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块状本体的A孔作为控制孔,P孔作为进油孔,T孔作为回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块状本体上设置有连接螺栓孔,该块状本体通过连接螺栓分别与换向阀及液压阀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块状本体采用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单个支路独立卸荷,可实现多个阀的同时工作,一个液压站可供多台液压设备。
本实用新型卸荷时油泵不用在满负荷下工作,节约电能又增加油泵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占东,未经樊占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06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粉碎钳油缸加速阀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伺服阀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