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雨文化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8751.6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5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田新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H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215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柱 支撑架 花池 可拆卸连接 支撑底座 雨棚 本实用新型 限位装置 上端 避雨 风雨 坐凳 集成化装配 遮荫 板设置 夹角为 钝角 停放 装配 停车 通行 休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雨文化廊,包括:支撑底座、支撑柱、花池板、支撑架和雨棚;支撑柱设置在支撑底座上,支撑柱与支撑底座为可拆卸连接;花池板设置在支撑柱之间,花池板与支撑柱为可拆卸连接;花池板的一边设置有坐凳,花池板的另一边设置有非机动车停靠限位装置,坐凳和非机动车停靠限位装置与花池板为可拆卸连接;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柱的上端,支撑架与支撑柱为可拆卸连接,支撑架与支撑柱上端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雨棚设置在支撑架上,雨棚与支撑架为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集成化装配,装配时间短。该风雨文化廊的功能多,可以为行人通行和休息提供遮荫避雨的场所;为非机动车提供专门的避雨型停放区,规范停车秩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化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雨文化廊。
背景技术
街道步行空间品质及便利性是体现一个城市环境品质、管理水平、民生水平的重要指标。风雨文化廊是行人区和车行区的分隔区。现有的风雨文化廊基本都是纯现场建设,施工复杂,施工工期长,对现场及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现有的廊子多为两排柱子,空间需求大,对街道宽度要求较高,而且功能较单一,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雨文化廊,能够集成化装配,安装方便,功能较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雨文化廊,包括:支撑底座、支撑柱、花池板、支撑架和雨棚;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支撑柱与支撑底座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花池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花池板与支撑柱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花池板的一边设置有坐凳,所述花池板的另一边设置有非机动车停靠限位装置,所述坐凳和非机动车停靠限位装置与花池板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所述支撑架与支撑柱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支撑柱上端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雨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雨棚与支撑架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相邻的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连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支撑柱上端之间的夹角为105°~120°。
优选的,所述坐凳的下表面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坐凳与支撑杆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非机动车停靠限位装置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和竖杆为相互垂直连接。
优选的,相邻的非机动车停靠限位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0cm~80cm。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支撑柱、支撑架、坐凳、花池板和非机动车停靠限位装置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材料。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提供了一种风雨文化廊,结构简单,集成化装配,安装方便,装配时间短。该风雨文化廊的功能多,可以为行人通行和休息提供遮荫避雨的场所;为非机动车提供专门的避雨型停放区,规范停车秩序;为城市文化提供展示区,突出城市的精神特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风雨文化廊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支撑底座、2支撑柱、3花池板、4支撑架、5雨棚、6坐凳、7非机动车停靠限位装置、8连杆、9加强筋、10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8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棚
- 下一篇:一种野外地质防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