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5643.3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3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魏进超;张震;贺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F27D17/00;C01B32/39;C01B32/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制备系统 脱硫脱硝系统 余热利用系统 活性炭 干燥设备 磨粉设备 解析塔 进风口 冷却段 输送机 冷却空气管道 支路 混合设备 活化设备 冷却设备 炭化设备 造粒设备 出风口 加热段 吸附塔 | ||
包括脱硫脱硝系统与活性炭制备系统的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其中脱硫脱硝系统包括:吸附塔(1),具有加热段(201)和冷却段(202)的解析塔(2),第一活性炭输送机(3)和第二活性炭输送机(4);其中活性炭制备系统(5)包括磨粉设备(501),混合设备(502),造粒设备(503),干燥设备(504),炭化设备(505),活化设备(506),冷却设备(507);和,其中从解析塔(2)的冷却段(202)的出风口引出的冷却空气管道分成两个支路(Lx,Ly)分别连接至活性炭制备系统(5)的磨粉设备(501)的进风口和干燥设备(504)的进风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领域的活性炭法烟气净化系统即脱硫脱硝系统中的余热利用装置,该系统属于一种适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活性炭法烟气净化装置,该余热利用装置是在脱硫脱硝系统与活性炭制备系统之间的余热利用装置,并且还可以是在脱硫脱硝系统与烧结矿冷却装置之间的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工业烟气、尤其钢铁工业的烧结机烟气而言,采用包括活性炭吸附塔和解析塔的脱硫、脱硝装置和工艺是比较理想的。在包括活性炭吸附塔和解析塔(或再生塔)的脱硫、脱硝装置中,活性炭吸附塔用于从烧结烟气或废气(尤其钢铁工业的烧结机的烧结烟气)吸附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二噁英在内的污染物,而解析塔用于活性炭的热再生。
活性炭法脱硫具有脱硫率高、可同时实现脱硝、脱二噁英、除尘、不产生废水废渣等优点,是极有前景的烟气净化方法。活性炭可以在高温下再生,在温度高于350℃时,吸附在活性炭上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二噁英等污染物发生快速解析或分解(二氧化硫被解析,氮氧化物和二噁英被分解)。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的再生速度进一步加快,再生时间缩短,优选的是一般控制解析塔中活性炭再生温度约等于430℃,因此,理想的解析温度(或再生温度)是例如在390-450℃范围、更优选在400-440℃范围。
传统的活性炭脱硫工艺中,烟气由增压风机引入吸附塔,在入塔口喷入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以提高NOx的脱除效率,净化后的烟气进入烧结主烟囱排放。活性炭由塔顶加入到吸附塔中,并在重力和塔底出料装置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解析塔出来的活性炭由活性炭输送机输送至吸附塔,吸附塔吸附污染物饱和后的活性炭由底部排出,排出的活性炭由活性炭输送机输送至解析塔,进行活性炭再生。
解析塔的作用是将活性炭吸附的SO2释放出来,同时在400℃以上的温度和一定的停留时间下,二噁英可分解80%以上,活性炭经冷却、筛分后重新再利用。释放出来的SO2可制硫酸等,解析后的活性炭经传送装置送往吸附塔重新用来吸附SO2和NOX等。
在吸附塔与解析塔中NOX与氨发生SCR、SNCR等反应,从而去除NOX。粉尘在通过吸附塔时被活性炭吸附,在解析塔底端的振动筛被分离,筛下的为活性炭粉末送去灰仓,然后可送往高炉或烧结作为燃料使用。
目前,在脱硫脱硝系统与活性炭制备系统之间,以及在脱硫脱硝系统与烧结矿冷却装置之间均没有统一考虑的余热利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在脱硫脱硝系统与活性炭制备系统之间实现余热利用,以及在脱硫脱硝系统与烧结矿冷却装置之间实现余热利用,本申请提出了余热利用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包括脱硫脱硝系统与活性炭制备系统的一种余热利用(集成)系统,其中脱硫脱硝系统包括:吸附塔,具有加热段和冷却段的解析塔,第一活性炭输送机和第二活性炭输送机;其中活性炭制备系统包括磨粉设备,混合设备,造粒设备,干燥设备,炭化设备,活化设备,冷却设备;和,其中从解析塔的冷却段的出风口引出的冷却空气管道分成两个支路(Lx和Ly)分别连接至活性炭制备系统的磨粉设备的进风口和干燥设备的进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5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硫脱硝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纯气体提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