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热保护的温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5602.4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3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洪尧祥;陈春水;柴倓;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7/32 | 分类号: | H01H37/32;H01H37/5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欧阳锐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动作单元 双金属片 易熔合金 动触点 断开 温度控制器 熔断装置 热保护 粘结 熔断 突跳式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 热传递路径 导体 保护线路 导电路径 张力作用 助熔断剂 受热 串接的 大电流 静触点 热扩散 壳体 温升 传导 收缩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热保护的温度控制器,包括紧邻串接的动作单元和热熔断装置,其中动作单元包括动触装置和静触装置,动触装置包括双金属片和动触点,静触装置包括用于与动触点对应接触的静触点,动触点和静触点在双金属片的作用下断开或连接;热熔断装置的动作温度高于双金属片的动作温度。当突跳式温控器流经大电流,触点出现粘结,无法断开回路时,触点粘结时产生异常温升,由于动作单元的触点与熔断单元的易熔合金在同一导电路径,缩短热传递路径,减少热扩散,热量可迅速传导至同一壳体中的易熔合金,易熔合金受热,在助熔断剂的张力作用下,向两侧导体收缩,安全的断开回路,有效的保护线路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控制器,特别涉及一种带热保护的温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温度控制器是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温控器的需求量随着对家电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而增加。目前,常用的温控器有以下四种:蒸汽压力式温控器、突跳式温控器、毛细管式温控器和电子控制式温控器。突跳式温控器与其他几种相比,价格合理、安装维护方便、温控精度高同时对无线电及音像电器干扰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电路、电机、家用电器、汽车等领域。
突跳式温控器是利用双金属片作为感温组件的温控器。双金属片是由二种或多种具有合适性能的金属或其它材料所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由于各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主动层的形变要大于被动层的形变,从而双金属片的整体就会向被动层一侧弯曲,由这种复合材料的曲率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形变。
电器正常工作时,双金属片处于自由状态,触点处于闭合/断开状态,当温度达到动作温度时,双金属片受热产生内应力而迅速动作,打开/闭合触点,切断/接通电路,从而起到控温作用。当电器冷却到复位温度时,触点自动闭合/打开,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突跳式温控器按照触点离合的动作方式分为慢动式、闪动式和突跳式,其原理都是当电路中发生过流或短路时,回路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产生形变切开电路。无论哪一种温度控制器,影响触点的闭合/断开的内外因素很多,研究其闭合/断开的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触点连弧、触点材料、触点镀层、触点间隙、触点的接触形式、超行程、内部多余物、触点弹跳、触点负载特性等,甚至于线路电磁场干扰、温湿度影响以及各种制造误差,都会对温控器的触点失效直接或间接的产生影响。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触点粘合、接触电阻过大、拉弧等故障,使双金属片的无法正常动作,无法及时闭合/断开回路,导致次生灾害的发生。
突跳式温控器在回路中应用时,通常结合热熔断器使用,当回路中出现异常温升时,常闭型温度控制器作为控制单元,可及时断开回路。当控制单元失效,出现触点粘结时,串联回路的热熔断器作为保护单元,可感受异常温升,切断回路,去除了潜在的风险。
但是,突跳式温控器和热熔断器通常在回路上并不邻近,之间间隔其它的元器件,是两个独立组件。当电路中发生过流或短路时,触点发生了粘结并会产生局部的温升,而远端的热熔断器无法及时吸收热量。当局部温升过高时,可能会产生进一步故障影响。且突跳式温控器与热熔断器为两个元件,在安装过程中,需增加了多道工序,影响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带热保护的温度控制器,为所需保护电路提供一种有效的热保护执行切断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热保护的温度控制器,包括紧邻串接的动作单元和热熔断装置,其中动作单元包括动触装置和静触装置,动触装置包括双金属片和动触点,动作单元在双金属片的作用下断开或闭合;热熔断装置的动作温度高于双金属片的动作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5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开关控制盒
- 下一篇:一种温控器的双金属片组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