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刺伤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5485.1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5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芹;王敏;曾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A61M5/158 |
代理公司: | 51222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曾克;李晓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646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壶 短管 封口 输液软管 本实用新型 流速调节器 硬泡沫 针体 针头 橡胶 防刺伤输液器 内部相通 针头插入 不相通 针刺伤 自由端 拔针 下端 连通 裸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刺伤输液器,包括输液软管、滴壶、流速调节器和针体,所述滴壶和流速调节器均设置在输液软管上,输液软管下端与针体连通;所述滴壶一侧设有橡胶短管,所述滴壶另一端设有封口短管,橡胶短管与滴壶内部相通,封口短管与滴壶内部不相通,封口短管自由端设有硬泡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拔针后只需将针头插入硬泡沫中即可隐藏针头,避免针头裸露在外发生针刺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刺伤输液器。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最常见最频繁的临床护理操作之一,静脉输液完后护士从病人血管内拔出的针头裸露在外,容易刺伤护理人员或他人,针刺伤已成为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最危害一种职业性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防刺伤输液器,可避免针头裸露在外,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防刺伤输液器,包括输液软管、滴壶、流速调节器和针体,所述滴壶和流速调节器均设置在输液软管上,输液软管下端与针体连通;所述滴壶一侧设有橡胶短管,所述滴壶另一端设有封口短管,橡胶短管与滴壶内部相通,封口短管与滴壶内部不相通,封口短管自由端设有硬泡沫。
进一步的,所述硬泡沫为长方体。
优选地,所述硬泡沫为正方体。
进一步的,所述封口短管自由端这有用于容纳硬泡沫的槽体,硬泡沫填充在槽体中。
优选地,所述槽体与封口短管一体制造。
其中,所述槽体为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拔针后只需将针头插入硬泡沫中即可隐藏针头,避免针头裸露在外发生针刺伤。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的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液软管、2-橡胶短管、3-滴壶、4-流速调节器、5-床架、6-硬泡沫、7-针体、8-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防刺伤输液器,包括输液软管1、滴壶3、流速调节器4和针体7,滴壶3和流速调节器4均设置在输液软管1上,输液软管1下端与针体7连通;滴壶3一侧设有橡胶短管2,滴壶3另一端设有封口短管5,橡胶短管2与滴壶3内部相通,封口短管5与滴壶3内部不相通,封口短管5自由端设有硬泡沫6。
其中,硬泡沫6为长方体,优选地,硬泡沫6为正方体。拔针后将针体7的针头插入硬泡沫6中即可隐藏针头,避免发生针刺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封口短管5自由端这有用于容纳硬泡沫6的槽体8,硬泡沫6填充在槽体8中。槽体8与封口短管5一体制造,槽体8为矩形。拔针后将针体7的针头插入硬泡沫6中即可隐藏针头,避免发生针刺伤。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5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脉穿刺护理套件
- 下一篇:一种静脉输液安全警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