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伺服电机内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5414.1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6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钱裕平;唐明峰;徐安宁;徐宏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H02K11/33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冷红梅 |
地址: | 32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漆包线 接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 机械元件 伺服电机 铁芯绕组 电机壳 通孔 焊接 连接稳定性 使用安全性 间隔设置 生产效率 运转 动力线 接线 压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内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接线装置,包括电机壳,还包括一PCB板,PCB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通孔,电机壳内压制有铁芯绕组,铁芯绕组上留有若干段接线用的漆包线,若干段漆包线分别焊接于PCB板上,并与通孔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接线装置,通过将漆包线焊接于同一块PCB板上,减少了工序,保证了漆包线的连接稳定性,只需PCB板连接动力线即可,提高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降低使用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伺服电机内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1000W以上电机的接线方式为直接靠工人们长时间的操作,练习来绑好漆包线,稍有不注意,易出现绑错高度或位置的问题,从而浪费原材料,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在上述操作中还需要漆包线套管和漆包线链接夹,工序复杂,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伺服电机内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接线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个绑漆包线易出错、工序复杂、浪费原材料、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伺服电机内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接线装置,包括电机壳,还包括一PCB板,所述PCB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电机壳内压制有铁芯绕组,所述铁芯绕组上留有若干段接线用的漆包线,若干段所述漆包线分别焊接于所述PCB板上,并与所述通孔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装置,通过将漆包线焊接于同一块PCB板上,减少了工序,保证了漆包线的连接稳定性,只需PCB板连接动力线即可,提高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降低使用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伺服电机内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接线装置,包括电机壳1,还包括一PCB板2,PCB板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通孔3,电机壳1内压制有铁芯绕组4,铁芯绕组4上留有若干段接线用的漆包线5,若干段漆包线5分别焊接于PCB板2上,并与通孔3对应。使用时,把若干段漆包线5先焊接在PCB板2上,再由PCB板连接动力线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装置,通过将漆包线5焊接于同一块PCB板2上,减少了工序,保证了漆包线5的连接稳定性,只需PCB板2连接动力线即可,提高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降低使用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5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相IK型感应马达
- 下一篇:新型电机芯轴出线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