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电油烟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4797.0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2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蓝志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宏源达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何办君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单元 正极单元 静电油烟吸附装置 交替排布 前端通道 不等距 出风口 交叠区 进风口 排油口 烟气 本实用新型 等间距排布 油烟排放量 负极 油烟处理 电连接 隔断板 隔断 排出 餐厅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一种静电油烟吸附装置,包括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排油口的箱体、与正、负极对应电连接的正、负极单元,其正极单元包括前端正极单元和后端正极单元,所述的负极单元包括前端负极单元和后端负极单元,前端正极单元和相邻两前端负极单元不等距且间距地交替排布形成前端通道;后端正极单元和相邻两后端负极单元不等距且间距地交替排布形成后端通道,且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排油口正上方的,形成前端正极单元、前端负极单元、后端正极单元、后端负极单元次第等间距排布的交叠区;箱体内设置有隔断板,隔断烟气并使烟气自进风口沿前端通道通过交叠区,而经后端通道向出风口排出,适应于油烟排放量大,排放时间集中场所的餐厅的油烟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清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静电油烟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酒家、餐厅、工厂、学校等场所的餐厅,在加工食物产生的厨房低空排放油烟具有量大,排放时间集中的特点,且在此场所的油烟处理装置,通常拆卸清理的频度较低,宜设置简便拆卸,以便于清理的结构为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油烟吸附装置,适应于酒家、餐厅、工厂、学校等场所的餐厅的油烟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一种静电油烟吸附装置,包括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排油口的箱体、与正、负极对应电连接的正、负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单元包括前端正极单元和后端正极单元,所述的负极单元包括前端负极单元和后端负极单元,前端正极单元和相邻两前端负极单元不等距且间距地交替排布形成前端通道;后端正极单元和相邻两后端负极单元不等距且间距地交替排布形成后端通道,且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排油口正上方的,形成前端正极单元、前端负极单元、后端正极单元、后端负极单元次第等间距排布的交叠区;箱体内设置有隔断板,隔断烟气并使烟气自进风口沿前端通道通过交叠区,而经后端通道向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正极单元包括导电框架和若干导电丝,所述的导电丝均匀设置于导电框架上,且导电丝上布满放电尖刺。
进一步的,所述的负极单元为实心的导电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断板表面、负极单元表面、箱内表面设置有防粘涂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交叠区的宽度范围不少于前端通道的宽度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前端通道、交叠区、后端通道之间形成S性通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风口、排油口均设置于箱体下方,排油口下方设置有可拆卸式集油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前端正极单元和相邻两前端负极单元的间距,较窄一端为0.5~1cm,较宽一端为2-2.5c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后端正极单元和相邻两后端负极单元的间距,较窄一端为0.5~1cm,较宽一端为2-2.5c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前端正极单元、前端负极单元、后端正极单元、后端负极单元次第等间距排布的距离为0.5~1c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本实用新型通过正、负极向正、负极单元提供电流,在前端通道、交叠区、后端通道的正、负极单元间形成高频等离子电场,对油烟进行静电吸附以及电离降解,尤其通过设置强高频电离子电场,油烟经前端通道的初步处理后可被交叠区碳化降解,在对于排放量大、集中的油烟具有较高净化能力;
2.合理设置前端通道、交叠区、后端通道的通路,形成S形通路,有助于延长油烟在箱体内的净化过程,使油烟得到充分净化;
3.本装置的进风口可安装在吸油烟机的出风口,且交叠区下方的排油口可直接与排油管道连接或通过集油槽收集废油,当采用集油槽收集废油的设置方案时,便于拆卸清洗,能减少操作工的清理频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宏源达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宏源达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4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