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桶密封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83947.6 | 申请日: | 2018-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1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裴清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晨旺达橡胶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D11/13 | 分类号: | E03D11/13;E03D11/1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卢丽红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结构 上侧壁 马桶 下水管 盖片 外凸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马桶排水口 主体外侧面 环形容腔 密封性好 圈密封环 主体外周 上端 可重复 内凸檐 圆管状 环槽 凸檐 外扩 限位 | ||
一种马桶密封圈结构,设置在马桶排水口与下水管之间,密封圈包括一圆管状的主体,主体的上端向外扩后形成一上侧壁,上侧壁顶边上形成一环形的盖片,盖片在顶边上形成内凸檐和外凸檐,上侧壁在内凸檐下方形成一环形容腔;外凸檐底部与主体外侧面之间形成一可供下水管限位其中的环槽,在主体外周面上向外形成有至少一圈密封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性好、容易安装且可重复使用的马桶密封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桶密封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马桶密封圈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马桶安装过程中,卫生间内预埋有下水管,马桶的排水口对接在下水管上,且马桶排水口与下水管之间通过安装法兰进行安装,并通过黄油、胶泥、蜡圈等粘结材料将马桶排水与下水管对接处密封。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黄油、胶泥、蜡圈等粘结材料的密封效果并不理想,粘结材料遇冷、遇热则软的特性使密封效果容易受到周遭温度和排水水温的影响,在开裂后就容易出现漏水漏气的问题。
另外,常见的蜡圈或油泥制的马桶密封圈结构被设置在抽水马桶底座的排污口上,与设于地面的下水下水管对接后对水和气进行密封防漏、防臭。传统的密封圈多采用蜡圈或油泥,不具有弹性,不能弹性变形安装,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过度变形引起密封破坏,而且不便于安装调整,当马桶需要移动、更换或是维修时必须人工将马桶底座排污口和下水管上的蜡圈或油泥制的密封圈破坏性去除,无法再次使用,且因为蜡圈或油泥本身材料的物理特性使传统密封圈容易因老化而变硬开裂而致污水和臭气泄露,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好、容易安装且可重复使用的马桶密封圈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马桶密封圈结构,设置在马桶排水口与下水管之间,密封圈包括一圆管状的主体,主体的上端向外扩后形成一上侧壁,上侧壁顶边上形成一环形的盖片,盖片在顶边上形成内凸檐和外凸檐,上侧壁在内凸檐下方形成一环形容腔;外凸檐底部与主体外侧面之间形成一可供下水管限位其中的环槽,在主体外周面上向外形成有至少一圈密封环。
进一步,主体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两圈密封环,位于最下层的密封环的宽度较小。
进一步,外凸檐外端向下延伸形成一挡条,环槽位于形成于上侧壁的外侧面与档条之间。
进一步,主体上端形成一台阶边,上侧壁从台阶边外侧向上延伸形成。
进一步,在盖片外周边上形成一环形挡边。
进一步,密封圈采用高弹橡胶材料或PU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马桶排水口与下水管的直接对接安装,排水口伸入密封圈的内凸檐内,再借助环槽的定位以及密封环,与下水管内壁形成密封配合,从而将两个管道隔离密封,这种双密封的结构有效提升密封效果,可以实现永久防漏防臭,而且容易安装,克服了传统蜡圈(或油泥)密封圈容易变硬开裂、漏污漏臭,不易安装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晨旺达橡胶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晨旺达橡胶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3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低水位坐便器
- 下一篇:带有分离器的真空保持式集便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