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飓风发电自充电的环保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3629.X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5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撒世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撒世海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皋翔;景志轩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环保电动汽车 台风力发电机 电动汽车 由前至后 反射形 风叶轮 换向器 自充电 发电 腔体 频率自动控制器 体内 电力分配器 动力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 高速发电机 牵引电动机 低速行驶 电源控制 电子电压 混合动力 汽车顶部 汽车行驶 燃油费用 运行成本 组蓄电池 布设 纯电动 蓄电瓶 车顶 停车 穿过 节约 积累 汽车 | ||
一种飓风发电自充电的环保电动汽车。在汽车顶部设有腔体,在该腔体内由前至后布设多台风力发电机,每台风力发电机通过电子电压频率自动控制器和电子充电换向器与多组蓄电池相接;牵引电动机通过电源控制中心及电力分配器与电子充电换向器相接;风力发电机为带有反射形风叶轮的充电动力发电机。其利用汽车行驶的强飓风气流由前至后穿过车顶的腔体,推动反射形风叶轮再带动安装在该腔体内的多个高速发电机发电,确保了蓄电瓶自充自供的需要。解决了传统电动汽车必须停车充电的问题,且运行成本低,是电动汽车更新换代之产品。其适用燃油、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的汽车。两种动力混合使用时,可解决低速行驶电能充电积累问题,节约80%左右的燃油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飓风发电自充电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于2006年12月11日向国家专利局提交的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为《一种飓风发电供电的电动汽车》,申请号为:200610157464.9)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
该电动汽车在车顶设置一个夹层通道,并在该夹层通道内设置带反射形风叶和飓风轮的飓风发电机总成,所述飓风发电机总成利用汽车行驶产生的强空气流,推动反射形风叶和飓风轮高速旋转发电。
其解决了传统电动汽车必须停车充电的问题。
但是,在之后的生产过程中,发现其还存在如下不足:
1)发电机组仅为一组,发电量受限。
2)反射形风叶轮揽风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飓风发电自充电的环保电动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飓风发电自充电的环保电动汽车,包括汽车车体和牵引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车顶部设有一个前后两端为敞口且断面形状为矩形的腔体,在该腔体内由前至后布设有多台风力发电机,每台风力发电机通过电子电压频率自动控制器和电子充电换向器与多组蓄电池相接;所述牵引电动机通过电源控制中心及电力分配器与所述的电子充电换向器相接;所述风力发电机为带有反射形风叶轮的充电动力发电机。
所述蓄电池为两组,分别为A组蓄电池和B组蓄电池。
所述反射形风叶轮由半球形的风碗组件、风碗臂杆和叶轮架组成,所述风碗组件固定在风碗臂杆的外端,风碗臂杆的内端固接在所述叶轮架上,叶轮架同轴套接在发电机的转轴上。
所述风碗组件由圆环形的基盘、固设在该基盘一侧且呈碗状的风碗和设置于风碗内侧的阻风挡板构成,在风碗正中开有通风孔,所述阻风挡板的一侧通过铰接结构连接在风碗内壁上,所述阻风挡板在由基盘方向吹入风碗的风力的作用下能将所述通风孔遮闭。
还设有分别与所述电源控制中心及电力分配器相连接的仪表显示器件和灯光控制部件。
在电源控制中心及电力分配器与电子充电换向器之间还设有保险盒。
在所述腔体的前端的进风口的两侧设有引导风量流入该腔体的风向调节板,在所述腔体的后端的出风口的两侧设有调节风向的出风板,所述腔体的外罩通过底座和防震胶座固接在该汽车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行驶的强飓风气流由前至后穿过车顶的腔体,推动反射形风叶轮再带动安装在该腔体内的多个高速发电机发电,确保了蓄电瓶自充自供的需要。解决了传统电动汽车必须停车充电的问题,且运行成本极低,是电动汽车更新换代之产品。本实用新型的带反射形风叶和飓风轮的飓风发电机总成也适用于燃油发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的燃油汽车中采用。两种动力互换使用,可以解决低速行驶的电能充电积累的问题,与正常燃油量相比,可节约80%左右的燃油费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撒世海,未经撒世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36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