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3315.X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7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程四兴;刘仁源;顾志鹏;张香玉;熊亮;郑兰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23871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液 微流控芯片 分流支路 样本 本实用新型 缓冲流道 单向阀 加样孔 连通 单向阀控制 多指标检测 定量检测 分流技术 逆向流动 检测区 检测 流道 预设 出口 分流 配置 | ||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样孔(1);
若干分流支路(2),其一端均与所述加样孔(1)的出口相连通,另一端连通有预设容积的定量存液区(3);
单向阀(4),其设置在所述分流支路(2)中,所述单向阀(4)被配置为能够阻止所述定量存液区(3)中的样本逆向流动;
第一缓冲流道(5),其一端与所述定量存液区(3)的出口相连通,另一端连通有检测区;
所述分流支路(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缓冲流道(5)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缓冲流道(6)和废液孔(7),所述第二缓冲流道(6)的一端连通在所述单向阀(4)与所述加样孔(1)之间的流道中,所述第二缓冲流道(6)的另一端连通有所述废液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支路(2)的直径、所述第二缓冲流道(6)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缓冲流道(5)的直径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流道(5)和所述第二缓冲流道(6)均包括多个S型弯道,且所述第一缓冲流道(5)的弯道数量多于所述第二缓冲流道(6)的弯道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整体经过表面亲水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支路(2)的直径范围为1-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流道(5)的直径范围为100-4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流道(6)的直径范围为0.6-1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孔(7)中设置有吸水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材质为PDMS、PS、PMMA、COC、ABS或P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33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流控复乳液液滴生成装置
- 下一篇:病理取材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