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央空调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2654.6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1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唐招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绿洲德瀚环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3/14;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腔 集水池 塔体 空腔 热交换 连通 中央空调冷却塔 本实用新型 除雾装置 空调系统 喷雾装置 水雾 水体 热交换介质 排风装置 喷淋管道 出水管 进水管 筒状 回落 节约 补充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中央空调冷却塔,包括呈筒状的塔体,塔体的顶部设有排风装置,内部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空腔、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空腔内设有除雾装置,第一环形腔内设有喷雾装置,第二环形腔内设有热交换介质,塔体的顶部设有连通第二环形腔的进水管,塔体的底部设有集水池,集水池分别与空腔、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连通,集水池通过喷淋管道连通喷雾装置,集水池上设有用于将其内的水导入空调系统的出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环形腔与空调系统的水进行热交换,通过除雾装置吸收空腔内的水雾,并使水雾中的完成热交换的水分重新回落到集水池内参与循环,对系统内水体的损耗较少,无需额外补充水体,进而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系统,具体涉及中央空调冷却塔。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中的冷却塔多以水作为循环冷却剂,按照冷却方式分为闭式冷却塔和开式冷却塔,其中闭式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盘管接触,通过管壁热传递换热带走盘管内冷却工质的热量达到冷却目的,开式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通过蒸发作用来散去工业废热的一种设备。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318877Y公开了一种喷淋式冷却塔,冷却塔本体的顶部装置有轴流风机,喷淋装置设在轴流风机的下端,冷却塔本体的中部充填有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细丝阻尼填料,冷却塔本体的下半部塔壁上开有空气流通百叶窗,底部为集水槽,其上设有排水口和热水回水口。冷却塔本体的上部装有轴流风机,空气由下部流入,水由上方淋下,冷却塔本体中的低压使水迅速汽化降温,将系统降温,在此过程中,空气流动会带走系统中的一部分水体,长期使用会使系统内水体的总量下降,需额外补偿,补偿水体时,需停机或额外借助其他设备,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冷却塔进行改进,减少因空气流动对水体的损耗,使之可长时间运行而不需要额外补充水体,进而节约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冷却塔所存在的因空气流动造成的系统内水体损耗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冷却塔,包括呈筒状的塔体,
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排风装置,内部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空腔、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除雾装置,所述第一环形腔内设有喷雾装置,所述第二环形腔内设有热交换介质,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环形腔的进水管,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分别与所述空腔、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连通,所述集水池通过喷淋管道连通所述喷雾装置,所述集水池上设有用于将其内的水导入空调系统的出水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喷雾装置为多个,并均匀排布在所述第一环形腔的顶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管上位于所述塔体内的一端连接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腔的顶部,且所述环形管的下部均匀布置有多个出水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环形腔内沿周向设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环形腔分隔为多个腔室,每一个所述腔室正对一个或多个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设有喷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塔体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环形腔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内设有单向导气阀,所述单向导气阀的导通方向为由所述塔体外侧指向所述第二环形腔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空腔与所述第一环形腔之间、所述第一环形腔与所述第二环形腔之间分别设有防水导气板,所述防水导气板上设有多组导气通道,每一组所述导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水导气板内侧的一个第一气孔和设置在所述防水导气板外侧的一个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与所述第二气孔通过弯折的气体通道连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喷淋管道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洲德瀚环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绿洲德瀚环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2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