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腐殖酸中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2444.7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6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薛成虎;郝华睿;马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陆华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和反应 保温 腐殖酸 加热腔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搅拌装置 投料装置 中和装置 内壁 外壁 电连接控制器 过滤检测 下端封闭 加热管 上端 侧壁 底壁 热管 支架 过滤 冷却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腐殖酸中和装置,包括保温中和反应仓、搅拌装置、投料装置,保温中和反应仓的底部设有支架,保温中和反应仓的顶部设有投料装置,保温中和反应仓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保温中和反应仓内设有PH传感器,保温中和反应仓的底壁为斜面,保温中和反应仓的侧壁由内壁和外壁组成,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加热腔,加热腔的上端和下端封闭设置,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均电连接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腐殖酸溶液被环境温度冷却而出现不易过滤的现象,保证了溶液的正常过滤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腐殖酸中和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腐殖酸中和装置。
背景技术
腐植酸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广泛应用于农、林、牧、石油、化工、建材、医药卫生、环保等各个领域。尤其是现在提倡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农业生产、绿色食品、无污染环保等,更使腐植酸备受推崇。事实证明,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离不开腐植酸。
农业方面,与氮、磷、钾等元素结合制成的腐植酸类肥料(例如:用氨中和腐植酸可制成腐植酸铵肥料),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改善农产品质量等功能;硝基腐植酸可用作水稻育秧调酸剂;
腐植酸镁、腐植酸锌、腐植酸尿素铁分别在补充土壤缺镁、玉米缺锌、果树缺铁上有良好的效果;腐植酸和除草醚、莠去津等农药混用,可以提高药效、抑制残毒;腐植酸钠对治疗苹果树腐烂病有效。
目前,腐殖酸溶液加热后的滤液在过滤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从而出现冷却现象导致溶液不易过滤,影响溶液的正常过滤检测,从而浪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腐殖酸中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腐殖酸中和装置,包括保温中和反应仓、搅拌装置、投料装置,所述保温中和反应仓的底部设有支架,所述保温中和反应仓的顶部设有所述投料装置,所述保温中和反应仓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保温中和反应仓内设有PH传感器,所述保温中和反应仓的底壁为斜面,所述保温中和反应仓的侧壁由内壁和外壁组成,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上端和下端封闭设置,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管、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PH传感器均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投料装置包括加料漏斗、加料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盘状释放器,所述加料漏斗通过所述加料管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加料管中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转轴相互固定,所述第一齿轮底部设置有所述盘状释放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部连接第二电机,所述搅拌轴的底部活动设有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第四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上设置有叶片,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有斜桨叶,所述第四连接轴上设置有水平桨叶。
进一步,所述盘状释放器上排列设有多个释放喷头。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所述第四连接轴通过固定装置与所述搅拌轴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装置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实现与所述搅拌轴的固定。
进一步,所述保温中和反应仓的底壁自靠近所述投料装置一端向所述搅拌装置一侧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避免了腐殖酸溶液被环境温度冷却而出现不易过滤的现象,保证了溶液的正常过滤检测,溶液过滤检测准确、可靠;
控制器通过PH传感器测定数据控制调节阀,进而控制加料量,同时控制电机开启,带动搅拌结构搅拌,实现搅拌加料自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24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