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1625.8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2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向华;葛天哲;李波;陈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组件 工装夹具 夹具体 夹持 移动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 定位精准 换面加工 移动方向 支架连接 曲轴箱 移动 支架 加工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工装夹具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工装夹具,所述工装夹具适用于汽车曲轴箱的加工,所述工装夹具包括夹具体、连接于所述夹具体的支架、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夹具体的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分别通过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夹具体;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交替工作,所述第一夹持组件通过朝向所述夹具体移动以夹持待加工的工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也通过朝向所述夹具体移动以夹持所述工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夹持所述工件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夹持所述工件的移动方向相反。所述工装夹具可实现工件的换面加工,定位精准,固定可靠,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毛刺对铸造产品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汽车动力总成部件的工作性能下降,导致汽车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大大降低。目前,对于汽车动力总成部件等金属压铸件的毛刺清理,国内基本上仍然采用人工或者简单的机械去毛刺。
采用机器人去毛刺的过程中,需要机器人末端手持工件或者刀具进行加工,将工件固定,采用机器人手持刀具进行加工,则工件会有一个面不能加工,或者需要另加一台机器人来形成并联加工才可以完成。使用机器人末端夹持工件进行加工,需要将待加工工件通过夹具进行固定,然而,传统的夹具不能支持对工件的换面夹持,在工件进行换面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另外一套夹具来夹持工件进行加工。相应地,本领域存在着发展一种能实现对工件的换面加工的工装夹具的技术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装夹具,其基于现有机器人去毛刺的工作特点,研究及设计了一种能实现对工件的换面加工的工装夹具。所述工装夹具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交替工作,所述第一夹持组件通过朝向所述夹具体移动以夹持待加工的工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也通过朝向所述夹具体移动以夹持所述工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夹持所述工件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夹持所述工件时的移动方向相反,由此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实现了对所述工件的不同面的加工,即实现了对工件的换面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装夹具,其适用于汽车曲轴箱的加工,所述工装夹具包括夹具体、连接于所述夹具体的支架、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夹具体的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分别通过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夹具体,且两者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交替工作,所述第一夹持组件通过朝向所述夹具体移动以夹持待加工的工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也通过朝向所述夹具体移动以夹持所述工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夹持所述工件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夹持所述工件的移动方向相反,由此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实现对所述工件的不同面的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夹具体的第一圆柱销及第一椭圆销,所述第一圆柱销及所述第一椭圆销分别与所述工件的基准孔相配合以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三个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夹具体的支撑件、第一卡爪、第二卡爪及第三卡爪,所述第一卡爪、所述第二卡爪及所述第三卡爪的位置分别与三个所述支撑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卡爪、所述第二卡爪及所述第三卡爪分别朝向三个所述支撑件移动,以分别与三个所述支撑件相配合而将待加工的工件夹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爪的形状、所述第二卡爪的形状及所述第三卡爪的形状不相同,且三者分别与所述工件待夹持区域的形状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卡爪的第一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二卡爪的第二气缸及连接于所述第三卡爪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及所述第三气缸分别通过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夹具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文理学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1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环同心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的顶置式换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