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间罐冲击区安全防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76452.0 | 申请日: | 2018-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0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游明峰;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 地址: | 617067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罐 冲击区 永久层 冲击板 本实用新型 湍流器 安全防护结构 抗冲击能力 钢水 工作层 连续浇铸设备 恶性事故 镁质耐材 钢水包 隔热层 结晶器 上表面 铸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间罐冲击区安全防护结构,属于钢水连续浇铸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连接钢水包和结晶器的中间罐,中间罐包括由外到内设置的隔热层、永久层、工作层,钢水包钢水铸入中间罐的区域为中间罐冲击区,中间罐冲击区罐底的工作层设置有湍流器,湍流器正下方设置有冲击板,冲击板设于永久层中,并位于靠近永久层上表面的位置。冲击板采用镁质耐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间罐冲击区永久层中增加抗冲击能力强的冲击板,增加了抗冲击能力,可有效防止湍流器被冲穿后再冲穿永久层导致中间罐穿钢的恶性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间罐冲击区安全防护结构,属于钢水连续浇铸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连铸技术是一项把液体金属经一组特殊的冷却和支撑装置连续地浇铸成一定断面形状的铸坯新工艺,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个世纪以来占统治地位的钢锭-初轧工艺。连续铸钢与传统模注钢工艺相比具有生产工序简化、金属收得率高、能源消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率高、铸坯质量好等诸多优点,成为钢铁工业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性的重要技术之一。连续铸钢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钢铁生产中继氧气转炉之后又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是目前冶金领域最活跃的一个分支,也是炼钢领域内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连铸技术对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目前连铸生产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炼钢和整个钢铁生产蓬勃发展的主要技术动力。
在连续铸钢过程中,中间罐是连接钢水包和结晶器之间的盛放钢水的容器,具有减压、分流、去除夹杂物和储存钢水等功能,能实现多炉连浇。目前,中间罐内部结构一般由外到内主要为隔热层、永久层、工作层构成。中间罐冲击区是钢水包钢水铸入中间罐的区域,钢水流动速度快,对中间罐冲击区罐底及侧壁具有冲刷的作用。为提高中间罐冲击区罐底抗冲击能力,改善钢水在冲击区内的流场防止冲刷侧壁和卷渣,在中间罐冲击区罐底工作层安放湍流器。
由于随着中间罐连续浇铸炉数的不断提高,中间罐冲击区湍流器受钢水冲刷时间长,会出现湍流器底部冲穿的现象,对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间罐冲击区安全防护结构,可有效防止湍流器被冲穿后再冲穿永久层导致中间罐穿钢的恶性事故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间罐冲击区安全防护结构,包括用于连接钢水包和结晶器的中间罐,中间罐包括由外到内设置的隔热层、永久层、工作层,钢水包钢水铸入中间罐的区域为中间罐冲击区,中间罐冲击区罐底的工作层设置有湍流器,湍流器正下方设置有冲击板,冲击板设于永久层中。
进一步的是:冲击板设置于靠近永久层上表面的位置。
进一步的是:冲击板采用镁质耐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中间罐冲击区永久层中增加抗冲击能力强的冲击板,增加了抗冲击能力,可有效防止湍流器被冲穿后再冲穿永久层导致中间罐穿钢的恶性事故发生。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成本增加有限,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中间罐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罐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1-中间罐、2-隔热层、3-永久层、4-工作层、5-中间罐冲击区、6-湍流器、7-冲击板、8-水口、9-挡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76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