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流判断的ZLB限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76330.1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8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邓拓;马守林;徐波;刘炜;刘庆伟;梁俊;张栋;吴良方;代文;李永增;张丹杰;黄晓扬;于方;李宏涛;丁宁;范泽森;王琛成;康瑞锋;苏国泷;雍丽华;毛红霞;张万荣;马永奎;刘晓忠;何玉鹏;王宁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中卫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 |
代理公司: | 银川长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4102 | 代理人: | 马长增 |
地址: | 7550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流器 断路器 限流电抗器 现场操作 本实用新型 电流判断 供电线路 限流装置 相控制器 中控室 并联 返回 控制器连接 运行稳定 与操作 串接 串联 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电流判断的ZLB限流装置,包括换流器、限流电抗器、现场操作柜和中控室,其中:换流器与限流电抗器并联;换流器串接在供电线路中;换流器与现场操作柜连接;现场操作柜与中控室连接;换流器包括相控制器、断路器、罗克CT线圈和返回CT线圈;断路器、罗克CT线圈和返回CT线圈串联在供电线路中;断路器、罗克CT线圈和返回CT线圈分别与控制器连接;限流电抗器与断路器和罗克CT线圈并联;相控制器与操作柜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无负荷,可靠性高,运行稳定,响应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流判断的ZLB限流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一般为故障电流的十几陪,给变压器,断路器,输电线路造成很大的危害,而目前较为经济的经济实用的真空断路器的开断能力均在40KA以下,开断需要40至60毫秒,随着各类型用电企业的发展壮大,用电负荷的大觉攀升,主变容量也相应增大,各企业电网系统面临短路电流接近断路器的最大实用极限,断路器开端容量不足,变压器的抗短路电流冲击不足,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所以多数变电站串联了串抗,又名ZLB限流器,目前的多数厂家ZLB限流器通过罗克线圈,监视实用电流,当电流大于一定值后,高速开关分闸,判断为故障电流后,限制短路电流,故障在2S消除后,合高速开关,高速开关一直处于分闸位置,则跳主变低压侧断路器,此时,当高速开关的位置不可靠时,则存在误分断路器的风险。改进后的控制策略通过电流判据来分合断路器,可以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负荷,可靠性高,运行稳定,响应速度快的一种基于电流判断的ZLB限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电流判断的ZLB限流装置,包括换流器、限流电抗器、现场操作柜和中控室,其中:换流器与限流电抗器并联;换流器串接在供电线路中;换流器与现场操作柜连接;现场操作柜与中控室连接;换流器包括相控制器、断路器、罗克CT线圈和返回CT线圈;断路器、罗克CT线圈和返回CT线圈串联在供电线路中;断路器、罗克CT线圈和返回CT线圈分别与控制器连接;限流电抗器与断路器和罗克CT线圈并联;相控制器与操作柜连接。
上述的一种基于电流判断的ZLB限流装置,其中:操作柜包括中继控制器、光纤端子和端子排;中控室包括控制室后台、录波器和显示装置;光纤端子与相控制器用光纤连接;端子排与相控制器电连接;中控室与端子排电连接;控制室后台、录波器与端子排连接;显示装置与录波器电连接。
上述的一种基于电流判断的ZLB限流装置,其中:断路器为“涡流驱动”快速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无负荷,可靠性高,运行稳定,响应速度快,改进后的控制策略通过电流判据来分合主变低压侧断路器,同时加入了故障自愈成功动作逻辑判据,能满足各类故障情况下,站内无负荷损失,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策略判断图;
图中:1-换流器、101-相控制器、102-断路器、103-罗克CT线圈、104-返回CT线圈、2-限流电抗器、3-现场操作柜、301-中继控制器、302-光纤端子、 303-端子排、4-中控室、401-控制室后台、402-录波器、403-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中卫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中卫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76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