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椎前路软组织转向齿状拉钩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75905.8 | 申请日: | 2018-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9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步建立;钱宇航;王江涛;孙成;田福存;张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0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刘珊珊 |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钩头 连接杆 弯部 本实用新型 软组织 颈椎前路 水平设置 转向齿 拉钩 把手 医疗器械技术 空间利用率 把手连接 向下弯曲 一体设置 牵拉 直杆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前路软组织转向齿状拉钩,包括把手、连接部和拉钩头,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拉钩头连接,另一端与把手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一体设置的连接杆和弯部;所述连接杆为水平设置的直杆,连接杆与拉钩头固定连接,所述拉钩头垂直于连接杆并向下弯曲;所述弯部水平设置并且呈90‑150度,所述弯部与把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空间利用率大、牵拉稳定,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颈椎前路软组织拉钩,具体地说是一种颈椎前路软组织转向齿状拉钩。
背景技术
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须先将甲状腺与组织分离,将病灶部位向上拉起使解剖结构充分暴露才可进行手术,甲状腺拉钩是甲状腺外科手术时显露手术视野必须的器械。
现有的甲状腺拉钩分为两种,甲状腺自动拉钩和传统的甲状腺拉钩;甲状腺自动拉钩为甲状腺手术的常用工具,虽然很好的暴露了手术视野,但牵拉的力度和时间无法很好的掌握,并且拉钩的稳定性较差。传统的甲状腺拉钩,连接部为直杆,把手和连接部共线,手术中进行牵拉组织的助手和手术医生处于患者的同一方位,拉钩人的手臂往往会影响手术医生的操作,并且传统的甲状腺拉钩容易滑落,给手术带来很大麻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颈椎前路软组织转向齿状拉钩,以实现操作方便、空间利用率大、牵拉稳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颈椎前路软组织转向齿状拉钩,包括把手、连接部和拉钩头,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拉钩头连接,另一端与把手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一体设置的连接杆和弯部;
所述连接杆为水平设置的直杆,连接杆与拉钩头固定连接,所述拉钩头垂直于连接杆并向下弯曲;
所述弯部水平设置并且呈90-150度,所述弯部与把手固定连接。
作为限定,所述把手的两端固设有连接部和拉钩头,所述连接部和拉钩头对应连接。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为5cm。
作为再另一种限定,所述拉钩头底部间隔固定设置有带有尖部的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弯部水平设置并且呈90-150度,即把手与连接杆的角度为90-150度,拉钩人可以避开手术者的操作区域,使手术医生的视野更开阔,有利于手术医生在有限的切口进行复杂的操作,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的长度为5cm,既不会浪费空间,也不会对颈椎其它组织产生干涉;
(3)本实用新型的拉钩头底部间隔固定设置有带有尖部的齿状结构,使牵拉组织时省时省力,并且稳定可靠。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空间利用率大、牵拉稳定,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部件:1-把手, 2-拉钩头, 3-连接杆, 4-弯部, 5-齿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0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0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75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手术用切口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椎体钉撑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