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范围集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75695.2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5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邹晓春;骆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晶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22 | 分类号: | H02S40/22;H02S40/42;H02S20/30;H02J7/35;F24S30/425 |
代理公司: | 东莞恒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2 | 代理人: | 潘婷婷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板 光伏电池 散光 集光板 集光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 四边 光伏发电 集光效果 圆弧形状 采光板 光投射 串连 朝外 罩设 转化 背离 采集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范围集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板,罩设于光伏板表面的集光板,所述光伏板的四边倾斜朝外延伸有采光板,所述光伏板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内的若干个固体光伏电池,所述若干个固体光伏电池相互串连形成光伏板,所述集光板对应固体光伏电池一面设有散光凹槽,背离散光凹槽一面开设有与散光凹槽一一对应的集光凹槽,所述散光凹槽与集光凹槽均为圆弧形状设置,且圆弧直径相同;本实用新型在光伏板上的固体光伏电池对应设有集光板,通过集光板上的凹槽将采集光投射至光伏板上收集转化电使用,能够实现大范围的光转化电使用,集光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范围集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仅可以节约日益枯竭的常规能源,缓解严峻的资源短缺问题,而且还可以减少污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众多的太阳能利用技术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实现了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最方便的利用方式,它具有运行安全可靠、无需燃料、无噪声、无污染、可就地利用、使用维护方便、规模可大可小等优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整个社会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技术中,对水利、风力以及太阳能均开发出了相应的发电方式,很好的利用了环保清洁的新能源,降低了传统发电方式对环境的破坏,更好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还需要不断的突破现有技术,完成对新的新能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现有技术中的光伏发电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些弊端,如:光伏板的光采集面积较小,无法对大范围进行集光投射,导致光伏板光采集太过单一,只能通过直射的方式进行采集光使用,导致转化电使用量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光伏板上的固体光伏电池对应设有集光板,通过集光板上的凹槽将采集光投射至光伏板上收集转化电使用,能够实现大范围的光转化电使用,集光效果好的大范围集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范围集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板,罩设于光伏板表面的集光板,所述光伏板的四边倾斜朝外延伸有采光板,所述光伏板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内的若干个固体光伏电池,所述若干个固体光伏电池相互串连形成光伏板,所述集光板对应固体光伏电池一面设有散光凹槽,背离散光凹槽一面开设有与散光凹槽一一对应的集光凹槽,所述散光凹槽与集光凹槽均为圆弧形状设置,且圆弧直径相同。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采光板设有四块固定均布于框架四边,其与光伏板之间倾斜的角度范围在30°~60°。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采光板对应光伏板一面为白板反光面或镜面。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框架背离采光板一面设有与光伏板贴合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背离光伏板一面设有散热槽,与光伏板贴合一面设有导热胶。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集光板为透明玻璃板,所述集光板与散光凹槽和集光凹槽一体成型。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光凹槽和集光凹槽的圆弧直径小于固体光伏电池的宽度。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控制器与光伏板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固体光伏电池将光采集转化电通过控制器转化至蓄电池储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晶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晶源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75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