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轴加载应力腐蚀试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74439.1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1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燕;张小康;王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尔孚应力腐蚀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8 | 分类号: | G01N3/18;G01N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轴 加载装置 加热炉 立柱 安装机构 应力腐蚀试验 釜体 加载 拉杆 底板 本实用新型 电动推杆 顶梁 独立控制 链条传动 试验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轴加载应力腐蚀试验设备,包括顶梁、立柱、底板、多轴加载装置、拉杆、釜内安装机构、电动推杆、釜体和加热炉;底板设置在若干立柱的底部,顶梁设置在若干立柱的顶部;多轴加载装置、拉杆、釜内安装机构和釜体自下而上安装在若干立柱之间;釜体安装在加热炉内,电动推杆与加热炉连接,经链条传动来实现加热炉提升或下降;拉杆的底部与多轴加载装置连接,顶部与固定在釜内安装机构内的试样连接;多轴加载装置及釜内安装机构均固定连接在若干立柱上。本实用新型的多轴加载应力腐蚀试验设备包括多套加载装置,保证多个试样可独立控制,可同时进行相同或不同的试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力腐蚀试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多轴加载应力腐蚀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应力腐蚀是材料在外加应力和特定腐蚀介质环境共同作用下表现出的材料特性,应力腐蚀试验设备是专门针对应力腐蚀试验研发的设备,设备配有实验釜、加载单元、负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实验釜可为材料试样提供特定的介质环境,比如高温高压超纯水介质;加载单元通过拉杆和夹具为材料试样提供加载应力。目前应力腐蚀试验设备普遍采用一个实验釜配备一个加载单元的形式,每次试验只能对一个试样进行加载,而一般材料测试需对多个试样进行试验,试验形式虽不一定相同,但所处介质环境往往是相同的,然后将多个试验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最终得出试验结果。按现有设备每次做一个试样,试验周期又特别长,一组试样做完往往需要数月时间,极大的影响试验效率。
应力腐蚀试验设备受高温高压实验釜成本的影响,单台价格并不低,若想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来提高试验效率,又需投入极大的设备采购成本。而且,目前国内实验室普遍空间有限,使用多台设备势必占用较大空间,减少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因此,研发一台具有多轴加载功能的应力腐蚀试验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试验机行业有一种四轴拉伸的应力腐蚀试验设备,主要由高温高压循环水系统、高压釜、四轴拉伸装置、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高温高压循环水系统为高压釜内提供高温高压水,四轴拉伸装置对高压釜内的辐照试样进行慢应变速率拉伸,数据采集系统自动采集记录实验数据。其中,四周拉伸装置由伺服电机、自平衡釜外拉伸装置、力传感器、万向节和传动板等组成。该应力腐蚀试验设备能够实现四轴同时加载,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设备虽然采用四轴拉伸装置,但只有一个伺服机(即加载单元),四根轴通过传力板同时连接到伺服机上,不能单独控制,所以四根轴只能连接相同规格尺寸的四个试样,做同一种试验。
2、由于四个试样共同分担伺服机的加载力,若其中一个试样达到拉伸极限突然断裂,其他三个试样受力必然急剧增大,甚至出现同时断裂的现象。所以,使用该装置进行试验时,试样不能够发生断裂,且应变幅值不宜过大。
3、该装置只适用于慢拉伸速率应力腐蚀试验,不适用疲劳类试验,局限性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应力腐蚀试验设备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轴加载应力腐蚀试验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轴加载应力腐蚀试验设备,包括顶梁、立柱、底板、多轴加载装置、拉杆、釜内安装机构、电动推杆、釜体和加热炉;所述底板设置在若干所述立柱的底部,所述顶梁设置在若干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多轴加载装置、拉杆、釜内安装机构和所述釜体自下而上安装在若干所述立柱之间;所述釜体安装在所述加热炉内,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加热炉连接,经链条传动来实现所述加热炉提升或下降;所述拉杆的底部与所述多轴加载装置连接,顶部与固定在所述釜内安装机构内的试样连接;所述多轴加载装置及所述釜内安装机构均固定连接在若干所述立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尔孚应力腐蚀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尔孚应力腐蚀试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744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