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染色灯的多组态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73459.7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6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楷;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周郑奇;林名钦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片组 染色灯 菲涅尔镜 光源 球面 本实用新型 非球面透镜 光学系统 多组态 投射 透镜 光斑 光斑边缘 光轴方向 色差变化 依次设置 波纹面 折射率 变倍 灯具 发散 减小 色散 投光 柔和 汇聚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色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染色灯的多组态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第一镜片组、第二镜片组及第三镜片组,第一镜片组用于汇聚光源发出的光,第二镜片组用于发散第一镜片组发出的光,第三镜片组用于投射第二镜片组发出的光;第三镜片组包括一片菲涅尔镜及若干片球面或非球面透镜,且菲涅尔镜为波纹面背向光源。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片菲涅尔镜与若干片球面或非球面透镜组合起来共同构成第三镜片组,由于若干片透镜对光的色散及折射率的不同,使得从第三镜片组发出的光不但能保证染色灯投射的光斑边缘柔和,而且能增加灯具投光的变倍范围,减小光斑的色差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色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染色灯的多组态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菲尼尔镜相对玻璃透镜有体积薄,重量轻,投射光斑边缘柔和的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染色灯领域。
现含菲涅尔镜的三组态染色灯光学系统一般包含第三镜片组、第二镜片组及第一镜片组,但菲涅尔镜都是独自构成第三镜片组以作为前组镜头单独使用,受限于单片菲涅尔镜的像差、色差矫正能力及焦距匹配能力,这种染色灯光学系统的变倍范围、色差矫正能力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染色灯的多组态光学系统,不但能保证染色灯投射的光斑边缘柔和,而且能增加灯具投光的变倍范围,减小光斑的色差变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染色灯的多组态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第一镜片组、第二镜片组及第三镜片组,第一镜片组用于汇聚光源发出的光,第二镜片组用于发散第一镜片组发出的光,第三镜片组用于投射第二镜片组发出的光;第三镜片组包括一片菲涅尔镜及若干片球面或非球面透镜,且菲涅尔镜为波纹面背向光源。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一片菲涅尔镜与若干片球面或非球面透镜组合起来共同构成第三镜片组,由于若干片透镜对光的色散及折射率的不同,使得从第三镜片组发出的光不但能保证染色灯投射的光斑边缘柔和,而且能增加灯具投光的变倍范围,减小光斑的色差变化。
优选地,沿光轴方向菲涅尔镜位于所有透镜的前方。菲涅尔镜位于远离光源的出光面可使最终投射出来的光斑边缘柔和,获取更好的染色效果。
优选地,第一镜片组包括若干片透镜;第二镜片组包括若干片透镜。
优选地,第二镜片组为若干组,且所有第二镜片组均位于第一镜片组与第三镜片组之间。通过改变第二镜片组的组数,可以改变该光学系统的组态;组态的改变便于在聚焦组和放大组之间设置雾化、柔光等效果镜片。
优选地,光源、第一镜片组、第二镜片组及第三镜片组沿光轴共轴设置。共轴设置便于光的顺利传输,减少光的损失。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镜片组及第二镜片组中的各片透镜沿光轴共轴设置且相对位置固定;第三镜片组中的菲涅尔镜及所有透镜沿光轴共轴设置且相对位置固定。共轴设置便于光的顺利传输,减少光的损失。
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镜片组与第二镜片组相对光源移动设置,第三镜片组相对光源固定设置。第一镜片组与第二镜片组配合移动,可以改变整个光学系统的投光角度。
优选地,第三镜片组包括一片菲涅尔镜及一片球面透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染色灯的多组态光学系统,通过将一片菲涅尔镜与若干片球面或非球面透镜组合起来共同构成第三镜片组,由于若干片透镜对光的色散及折射率的不同,使得从第三镜片组发出的光不但能保证染色灯投射的光斑边缘柔和,而且能增加灯具投光的变倍范围,减小光斑的色差变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734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下型背光源用透镜导光板
- 下一篇:透镜及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