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72694.2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0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细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羽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辅助装置 辅助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 内腔 骨科 支撑 支撑稳定性 调节杆 连接槽 伸缩杆 支撑腿 转动槽 圆球 打滑 适配 竖向 握把 底座 光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内腔竖向开设有调节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杆、伸缩杆、圆球、底座、支撑腿、转动槽、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配合使用,达到了稳定性好的效果,避免了在一些比较光滑的地面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解决了现有的辅助装置支撑稳定性不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辅助装置的安全性,同时加强了辅助装置的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和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需要骨科的与时俱进。
患者在做完手术后,通常会打石膏以保证伤病的恢复,患者此时行动就需要借助到辅助支撑装置,然而现有的辅助支撑装置结构简单,具有辅助装置支撑稳定性不好的问题,在一些比较光滑的地面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轻则使患者产生一个踉跄,重则使患者二次受伤,大大降低了辅助装置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辅助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辅助装置支撑稳定性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内腔竖向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内腔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块的正表面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一端贯穿至调节块的背表面,所述螺母的表面且位于调节块的背表面活动连接有螺帽,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球,所述圆球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圆球相适配的转动槽,所述调节杆表面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腔通过转轴与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厚度为五毫米。
优选的,所述握把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与调节块配合使用,所述螺母与调节孔配合使用,所述调节孔的数量不少于五个,且形状大小一致。
优选的,所述支脚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厚度为三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杆、伸缩杆、圆球、底座、支撑腿、转动槽、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配合使用,达到了稳定性好的效果,避免了在一些比较光滑的地面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解决了现有的辅助装置支撑稳定性不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辅助装置的安全性,同时加强了辅助装置的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羽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羽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726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