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地下工程拱盖法锚栅一体拱脚加固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72512.1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3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光;郭小红;油新华;耿冬青;晁峰;姚再峰;胡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20/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朱丽岩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栅钢架 拱脚 限位装置 拱脚加固 地下工程 定位锚具 焊接连接 限位孔 拱盖 锚杆 本实用新型 刚性连接 交叉形成 整体设计 整体受力 位置处 受力 围岩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地下工程拱盖法锚栅一体拱脚加固体系,包括格栅钢架和与格栅钢架刚性连接的锚杆。格栅钢架包括上部格栅钢架、下部格栅钢架和拱脚格栅钢架,拱脚格栅钢架设置在格栅钢架的拱脚位置处,拱脚格栅钢架上焊接连接有限位装置,锚杆穿过限位装置后固定在围岩中。限位装置包括有定位锚具、第一U型箍筋和第二U型箍筋,第一U型箍筋和第二U型箍筋的端部均连接在拱脚格栅钢架上,第一U型箍筋和第二U型箍筋的底部交叉形成限位孔,定位锚具设在该限位孔中并与第一U型箍筋和第二U型箍筋焊接连接。该拱脚加固体系的格栅钢架和限位装置为整体设计,使得格栅钢架和限位装置整体受力,受力更加合理,连接更加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地下工程拱盖法拱脚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地下空间的开发也日益增多,城市地铁、地下铁路、地下公路隧道、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综合地下管廊等成为目前国内大力发展的方向,目前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较多,但比较成熟,使用比较普遍的有台阶法、CD法、双侧壁导坑法,在围岩比较好的地区也有部分使用拱盖法的成功案例,拱盖法在围岩质量比较好,特别是Ⅲ级以上围岩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施工效率比较高,施工工序少上。
拱盖法分为初支拱盖法和二衬拱盖法,初支拱盖法具有的优势比较明显,具备拱盖施工的条件下首选的应该是初支拱盖法,能够快速形成比较大的开挖空间,便于施工组织。使用拱盖法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大拱脚的设计与施工,为了保证大拱脚的质量,使用的方法有扩大拱脚的范围,拱脚打设锚索(锚杆),加强拱座的施工质量等措施,可以说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的保证拱盖法安全和质量。这些方法中使用锚杆是一种主动的保护大拱脚的质量的有效措施,能够有效的保证大拱脚的安全,但是目前的设计都是格栅钢架与锚杆分开设计的,实际施工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格栅与锚杆的连接质量不容易保证,连接整体性不好,不能充分发挥锚杆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下工程拱盖法锚栅一体拱脚加固体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格栅钢架与锚杆分开设计,实际施工中格栅钢架与锚杆的连接质量不容易保证,连接整体性不好,不能充分发挥锚杆的作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地下工程拱盖法锚栅一体拱脚加固体系,包括格栅钢架和与格栅钢架刚性连接的锚杆;
所述格栅钢架包括上部格栅钢架、下部格栅钢架、以及连接在上部格栅钢架和下部格栅钢架之间的拱脚格栅钢架,所述拱脚格栅钢架设置在格栅钢架的拱脚位置处,拱脚格栅钢架上焊接连接有限位装置,所述锚杆穿过限位装置后固定在围岩中;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有定位锚具、第一U型箍筋和第二U型箍筋,所述第一U型箍筋和第二U型箍筋的端部均连接在拱脚格栅钢架上,第一U型箍筋和第二U型箍筋的底部交叉形成限位孔,定位锚具设在该限位孔中并与第一U型箍筋和第二U型箍筋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部格栅钢架和下部格栅钢架呈圆弧状,并且上部格栅钢架和下部格栅钢架不在同一个圆弧上。
优选地,所述拱脚格栅钢架包括有钢桁架和连接在钢桁架之间的水平连接杆。
优选地,所述钢桁架从靠近上部格栅钢架的一端向靠近下部格栅钢架的一端逐渐扩大,包括有拱脚格栅钢架主筋和焊接连接在拱脚格栅钢架主筋之间并且沿拱脚格栅钢架主筋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平顶锯齿形钢筋。
优选地,每榀钢桁架的拱脚格栅钢架主筋之间连接有竖向连接杆。
优选地,所述定位锚具靠近围岩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与锚杆相适应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锚杆的长度为5~1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72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衬砌仰拱纵向预埋钢筋安装端头模装置
- 下一篇:隧道洞底仰拱施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