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一体化同向同轴动圈及压电陶瓷的双单元振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70394.0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5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邱嘉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涌韵音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7/12 | 分类号: | H04R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范小凤 |
地址: | 5237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陶瓷 内腔 振膜 高音膜片 本实用新型 动圈 护盖 同向 同轴 外腔 支架 喇叭 压电陶瓷喇叭 电信号产生 单元接收 单元设置 低频性能 密闭空间 一体化 侧壁 鼓膜 围合 装设 高音 饱和 环绕 明亮 传递 清晰 | ||
一种具有一体化同向同轴动圈及压电陶瓷的双单元振膜组件,其包括支架、护盖、振膜、高音膜片及压电陶瓷单元,所述支架上设有内腔及环绕于内腔设置的外腔,所述振膜装设于外腔内;所述护盖盖设有内腔上并将内腔围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压电陶瓷单元设置于护盖的内侧面上,所述高音膜片的一侧连接于高音膜片上,另一侧安装于所述内腔的侧壁上;所述压电陶瓷单元接收电信号产生鼓膜运动并通过所述高音膜片传递高频。本实用新型将动圈喇叭及压电陶瓷喇叭两者间的优缺点相互补偿,从而使得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振膜组件的喇叭具有清晰明亮的高音,同时还具有饱和的低频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膜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一体化同向同轴动圈及压电陶瓷的双单元振膜组件及其相关应用。
背景技术
喇叭作为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声能的器件,现已广泛应用于手机、耳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装置中。现有常规喇叭包括有动圈式喇叭及压电式喇叭,其中,动圈喇叭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电磁感应带动音圈及振膜发声,其优越之处在于饱满的低频与多层次的听感,然而,动圈喇叭在中高频时,易因振膜的结构与材料的限制而衰退,存在细腻度与清晰度不足等问题。
而压电喇叭是利用压电陶瓷内的电感导致振膜收缩,利用所产生的鼓膜运动发声。与动圈喇叭相比,压电喇叭具有中高频的完全优势,压电喇叭可持续在高音压的性能下达到40K赫兹的超高频,对中高音的解析程度高且明亮。然而,压电喇叭的振膜的振动模态存在动态振幅带来的饱满低频性能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体化同向同轴动圈及压电陶瓷的双单元振膜组件,以解决目前的喇叭低频性能不饱满、中高音不清晰明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一体化同向同轴动圈及压电陶瓷的双单元振膜组件,其包括支架、护盖、振膜、高音膜片及压电陶瓷单元,所述支架上设有内腔及环绕于内腔设置的外腔,所述振膜装设于外腔内;所述护盖盖设有内腔上并将内腔围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压电陶瓷单元设置于护盖的内侧面上,所述高音膜片的一侧连接于压电陶瓷单元上,另一侧安装于所述内腔的侧壁上;所述压电陶瓷单元接收电信号产生鼓膜运动并通过所述高音膜片传递高频。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主体部、外侧延伸部及内侧延伸部,外侧延伸部、主体部及内侧延伸部围合形成所述外腔,外侧延伸部的内侧面设有第一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延伸部与主体部围合形成所述内腔,所述内侧延伸部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振膜包括连接部及设于连接部外周边缘的折环,折环的外侧设有外侧固定部,所述外侧固定部安装于支架外侧延伸部的第一安装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内侧端设有内侧固定部,所述内侧固定部安装于支架内侧延伸部上的第二安装部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上设置内腔及外腔,并在外腔内设置振膜,从而使振膜可作为一体化单元的动圈喇叭振膜。在内腔内设置压电陶瓷单元及高音膜片,当压电陶瓷单元接收到电信号后,压电陶瓷单元产生的鼓膜运动可通过高音膜片传递高频。从而可实现动圈喇叭及压电陶瓷喇叭的一体化设置,且动圈喇叭与压电陶瓷喇叭两者间的缺点可实现相互补偿,使一体化的喇叭具有清晰明亮的高音,同时还具有饱和的低频情能。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体化同向同轴动圈及压电陶瓷的双单元振膜组件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涌韵音膜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涌韵音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70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记忆合金线驱动振膜调节流量的气体节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声乐节奏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