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下防护板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66124.2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1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62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板 下防护板 车身 车身长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 电动汽车 延边 机舱 车身宽度方向 电机及减速器 安装结构 车体结构 角度连接 气流流动 安装孔 出风口 导出口 热气流 障碍物 预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下防护板及电动汽车,涉及车体结构技术领域,所述车身下防护板包括:防护板本体;设置在所述防护板本体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两延边上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其中,所述防护板本体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呈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上设置有多个热气流导出口,所述第二防护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防护板本体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两延边上设置有多个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减少了障碍物对电机及减速器的刮蹭,且有效的控制了机舱气流流动方向,实现了对机舱温度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体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下防护板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机舱内布置有电机、减速器及其他电器部件,为了使得机舱内部的热量及时散出,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机舱底部均呈外露的状态;由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较易出现汽车底部刮蹭的现象,因此,汽车所有者会在汽车底部增加一层保护板,从而实现对电机等零部件的保护,目前增加的保护板一般为板状结构,因而会影响机舱内空气的流动,导致流过散热器的热风,被保护板遮挡而无法流出,高温气流回流通过散热器,导致散热器温度升高,电机过热,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下防护板及电动汽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车底增加保护板后影响机舱内空气的流动,使得散热器温度升高,电机过热,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和寿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下防护板,包括:
防护板本体;
设置在所述防护板本体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两延边上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
其中,所述防护板本体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呈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上设置有多个热气流导出口,所述第二防护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
所述防护板本体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两延边上设置有多个安装结构;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其中,所述第一防护板靠近车身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空心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远离车身的端面为第一开口端面,垂直于所述第一防护板的端面为第二开口端面,所述第一开口端面和所述第二开口端面构成所述热气流导出口。
其中,多个所述凸起部以矩阵形式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板上。
其中,所述第二防护板在靠近车身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靠近所述第一防护板的端面为倾斜端面,多个所述出风口沿车身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在所述倾斜端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防护板在沿车身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
其中,所述安装结构在靠近车身的端面上形成一凸起结构;且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靠近车身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筋。
其中,所述防护板本体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为中间宽两端窄的结构。
其中,在所述防护板本体靠近车身前端的窄部上,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沿车身长度方向均呈阶梯状,且与所述防护板本体的宽部连接的一端的高度大于另一端的高度。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板本体靠近车身的一侧,且与所述防护板本体垂直连接的连接边,以及,垂直连接在所述连接边远离所述防护板本体的一端,且向远离所述防护板本体的方向延伸的安装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61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钣金方孔使用的防转动胶钉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公差的螺栓卡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