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连接片及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65261.4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3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邵锋令;刘明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欣旺达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模组 电池连接片 本实用新型 连接分支 自动化装配 定位圆孔 焊接固定 装配方便 安装槽 固定孔 电芯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连接片及电池模组,电池连接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上相间隔的设有若干个用于与电芯焊接固定的连接分支,连接分支上设有定位圆孔;第一本体上还设有用于与电池模组连接的固定孔;第二本体上设有与电池模组连接的安装槽。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连接片及电池模组装配方便,焊接稳定性高,而且可以使用自动化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连接片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模组的内部电芯之间通常是采用铜块或铝块等长条连接片进行连接的,这些由于电池模组的大倍率放电要求,这些长条连接片通常需要进行加厚处理,但是厚度的增加导致整个连接片的硬度增大,在连接片与多个电芯焊接固定时,由于连接片厚度大,通常需要手动操作装配,而且连接片的平面度无法保证,装配比较困难,导致个别电芯与连接片焊接接触不良,连接片容易发热,影响电池模组的正常放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方便、焊接稳定且可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电池连接片及电池模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连接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上相间隔的设有若干个用于与电芯焊接固定的连接分支,连接分支上设有定位圆孔;第一本体上还设有固定孔;第二本体上设有安装槽。
进一步地,第一本体上设有压铆件。
进一步地,第一本体上还设有预埋槽,预埋槽至少有一个。
进一步地,第一本体和连接分支均呈片状,且连接分支的厚度小于第一本体的厚度。
进一步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分支为一体结构,其中连接分支与第一本体的连接处呈拱形。
进一步地,第一本体在靠近连接分支一侧设有凹陷部,凹陷部与连接分支连接且其厚度大于或等于连接分支的厚度。
进一步地,固定孔包括焊接孔和导向定位孔,焊接孔和导向定位孔均至少有两个。
进一步地,安装槽为U型槽。
进一步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互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的电池连接片。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连接片及电池模组,在第一本体上相间隔的设置多个连接分支,各连接分支分别与电池模组的一个内部电芯焊接固定,其连接部位互不干涉,无需保持各连接分支之间的平面度,连接分支可以与电芯紧密连接固定,装配更简单,而且避免了连接分支与电芯的焊接部位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保证了电池模组稳定放电;而且连接分支上设有定位圆孔,可以配合现有的机关焊接机上的CCD捕捉器进行自动化焊接装配,生产加工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连接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连接片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连接片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连接片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连接片与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连接片与电池模组装配结构分解图。
图中:1、第一本体;11、固定孔;111、焊接孔;112、导向定位孔;12、压铆件;13、预埋槽;14、凹陷部;2、第二本体;21、安装槽;3、连接分支;31、定位圆孔;4、固定柱;5、定位柱;6、电芯。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欣旺达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欣旺达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5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