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腔游离皮瓣修复术后供区可调节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65124.0 | 申请日: | 2018-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7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润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G7/075;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11000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抬高 垫体 通孔 供区 可调节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 游离皮瓣 修复术 口腔 口腔颌面外科 凹形定位槽 负压引流管 顶部边缘 顶部设置 负压引流 固定把手 四肢形状 外界原因 固定带 贯穿 医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游离皮瓣修复术后供区可调节固定装置,属于口腔颌面外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20度抬高垫和10度抬高垫;20度抬高垫包括:第一垫体,在第一垫体上设置有贯穿其两侧面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垫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四肢形状相近的凹形定位槽,在第一垫体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负压引流固定把手;10度抬高垫包括:第二垫体,在第二垫体上设置有贯穿其两侧面的第二通孔;20度抬高垫与10度抬高垫能够结合在一起形成30度抬高垫,并通过设置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的固定带与10度抬高垫固定在一起。该装置可根据医生要求来调节供区所需抬高的角度,调节后的角度不会由于外界原因而随意改变,并且可同时固定负压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颌面外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口腔游离皮瓣修复术后供区可调节固定装置,该装置用于口腔皮瓣修复患者术后四肢供区的抬高固定。
背景技术
口腔肿瘤切除或外伤所致的组织缺损,以前臂皮瓣和腓骨肌皮瓣修复居多。术后三天内,尤其需要注意观察供区皮肤肿胀以及负压引流的性状。相关文献指出:术后需将四肢供区抬高20到30度,以帮助供区血液回流,预防四肢肿胀,促进伤口愈合。对于以往供区的固定方法,部分医院采用将棉被叠高或用海绵垫垫在供区下面;该方法不仅不美观,而且长时间使用后棉被和海绵垫会被压扁,角度无法保证,抬高固定效果不好,容易引起供区肿胀,增加患者痛苦。并且负压引流管无处固定,引流管时常被牵拉,容易发生引流管打折,导致引流不畅,甚至出现引流管脱落的情况,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并且固定性好的口腔游离皮瓣修复术后供区可调节固定装置。该装置可根据医生要求来调节供区所需抬高的角度,调节后的角度不会由于外界原因而随意改变,并且可同时固定负压引流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游离皮瓣修复术后供区可调节固定装置,包括20度抬高垫和10度抬高垫;
所述20度抬高垫包括:第一垫体,所述第一垫体的上表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度,在所述第一垫体上设置有贯穿其两侧面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垫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四肢形状相近的凹形定位槽,在第一垫体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负压引流固定把手;
所述10度抬高垫包括:第二垫体,所述第二垫体的上表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度,在所述第二垫体上设置有贯穿其两侧面的第二通孔;
所述20度抬高垫与10度抬高垫能够结合在一起形成30度抬高垫,所述30度抬高垫的上表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度;所述20度抬高垫设置在10度抬高垫的顶部,并通过设置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的固定带与10度抬高垫固定在一起。
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设置有两个。
在所述第一垫体的上表面的中上部设置有防压疮凹槽,在所述防压疮凹槽内设置有可拆卸的防压疮凹槽体,所述防压疮凹槽体与防压疮凹槽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医生要求调节供区抬高的角度为20度或30度;若医生要求需将患者的供区抬高20度,则直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20度抬高垫即可,将患者的供区固定在凹形定位槽内,并将负压引流管通过负压引流夹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引流固定把手上;若医生要求需将患者的供区抬高30度,则将本实用新型的20度抬高垫设置在10度抬高垫的顶部,并通过设置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的固定带与10度抬高垫固定在一起,将患者的供区固定在凹形定位槽内,并将负压引流管通过负压引流夹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引流固定把手上;
2、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垫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四肢形状相近的凹形定位槽,就使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舒适,四肢不会随意移动,固定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5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褥疮充气床垫
- 下一篇:一种医用腿部护理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