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清理成桩后上部残留混凝土浮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64889.2 | 申请日: | 2018-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8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蕴威;杨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笼 灌注桩 塑料套 浮浆 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残留 成桩 泡沫塑料 纵向受力钢筋 施工效率 支撑材料 桩钢筋笼 上端 隔离层 填充 硬化 钢筋 改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清理成桩后上部残留混凝土浮浆装置,包括灌注桩钢筋笼(1)、塑料套(2)和泡沫塑料(3),其中所述灌注桩钢筋笼(1)的每根纵向受力钢筋(4)上端包裹塑料套(2),使灌注桩钢筋笼(1)顶部钢筋与顶部混凝土形成隔离层,且塑料套(2)内填充有支撑材料(3)。本实用新型对工程桩钢筋笼上部进行改造,可以加快后期清理工程桩残留的硬化浮浆时间,极大的减少成本投入、极大的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清理成桩后上部残留混凝土浮浆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工程桩成桩以后上部残留混凝土浮浆较多,后期对硬化后的浮浆清理耗时耗力,极大的增加人工成本及施工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清理成桩后上部残留混凝土浮浆装置,对原有的工程桩顶部钢筋进行改造,使其钢筋形成隔离层,解决一般的工程桩成桩以后上部残留混凝土浮浆较多,后期对硬化后的浮浆清理耗时耗力,极大的增加人工成本及施工时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快速清理成桩后上部残留混凝土浮浆装置,包括灌注桩钢筋笼、塑料套和泡沫塑料,其中所述灌注桩钢筋笼的每根纵向受力钢筋上端包裹塑料套,使灌注桩钢筋笼顶部钢筋与顶部混凝土形成隔离层,且塑料套内填充有支撑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塑料套下端位置高于桩顶设计标高40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右所述支撑材料为直径50mm或不规则断面的泡沫塑料。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工程桩钢筋笼上部进行改造,可以加快后期清理工程桩残留的硬化浮浆时间,极大的减少成本投入、极大的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本实施例1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快速清理成桩后上部残留混凝土浮浆装置,包括灌注桩钢筋笼1、塑料套2和泡沫塑料,其中所述灌注桩钢筋笼1的每根纵向受力钢筋4上端包裹塑料套2,使灌注桩钢筋笼1顶部钢筋与顶部混凝土形成隔离层,且塑料套2内填充有支撑材料3。
所述塑料套2下端位置高于桩顶设计标高40mm,所述支撑材料3为直径50mm或不规则断面的泡沫塑料。
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对原有的灌注桩钢筋笼顶部进行改造:在钢筋笼顶端进行处理,每根受力筋用内置50厚度的塑料泡沫外用塑料布进行包裹,使其顶部钢筋与浇筑的混凝土形成隔离层,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内部构造如图2所示,具体安装位置根据设计标高确定,原则安装位置高于设计标高40mm;基坑开挖后桩顶标高以上的废桩头部分在施加侧向外力后会与桩身断裂,如图3所示,然后废桩头即可用垂直运输机械吊走,如图4 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48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筋
- 下一篇:一种孔下钢筋笼预留孔的精确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