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布料除尘与除绒毛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63426.4 | 申请日: | 2018-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9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阳;黄代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斯汏克服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G1/00 | 分类号: | D06G1/0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 地址: | 4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布料 绒毛 方管 吸风 本实用新型 上下两端 除尘 底部表面 放布装置 卷布装置 生产效率 抽风管 吸风孔 减小 敲击 去除 粘辊 杂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布料除尘与除绒毛装置,包括位于布料两端的卷布装置和放布装置,布料前侧上下两端均设有吸风方管,吸风方管底部表面设有多个吸风孔,吸风方管顶部通过抽风管与抽风泵连接,布料后侧上下两端均设有粘辊,布料上方还设有可往复移动的敲击球;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自动除去布料上的灰尘和绒毛等杂物,其去除灰尘和绒毛的效果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布料除尘与除绒毛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成衣生产前,需要对所用的布料进行除尘与除绒毛操作,目前的操作方式一般是人工通过吸尘装置或粘绒毛装置来实现,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布料除尘与除绒毛装置,能够自动除去布料上的灰尘和绒毛等杂物,提高生产效率,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布料除尘与除绒毛装置,包括位于布料两端的卷布装置和放布装置,所述布料前侧上下两端均设有吸风方管,所述吸风方管底部表面设有多个吸风孔,所述吸风方管顶部通过抽风管与抽风泵连接,所述布料后侧上下两端均设有粘辊,所述布料上方还设有可往复移动的敲击球。
优选地,所述吸风方管底部表面均匀设有多列吸风孔,不同列吸风孔的形状及角度不同。
优选地,所述敲击球与移动杆一端连接,所述移动杆底部通过滚珠与固定台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上侧设有直齿条,所述直齿条与扇形齿轮啮合,所述扇形齿轮的中心轴与支撑台侧面旋转连接,所述扇形齿轮顶部与摆动杆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杆另一侧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槽与转动杆配合,所述转动杆水平固定于转动盘侧部,所述转动盘竖向设置,其旋转轴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固定于支撑台侧面。
优选地,所述布料斜向布置,所述卷布装置位于顶部,所述放布装置位于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自动除去布料上的灰尘和绒毛等杂物,其去除灰尘和绒毛的效果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布料除尘与除绒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敲击球及其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吸风方管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布料1、卷布装置2、放布装置3、吸风方管4、吸风孔4.1、抽风管5、粘辊6、敲击球7、移动杆8、滚珠9、固定台10、直齿条11、扇形齿轮12、支撑台12.1、摆动杆13、长槽14、转动杆15、转动盘16、旋转轴16.1、电机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布料除尘与除绒毛装置,包括位于布料1两端的卷布装置2和放布装置3,所述布料1前侧上下两端均设有吸风方管4,所述吸风方管4底部表面设有多个吸风孔4.1,所述吸风方管4顶部通过抽风管5与抽风泵连接,所述布料1后侧上下两端均设有粘辊6,所述布料1上方还设有可往复移动的敲击球7。
优选地,所述吸风方管4底部表面均匀设有多列吸风孔4.1,不同列吸风孔4.1的形状及角度不同。因为粘在布料1表面的绒毛其方向和角度均不相同,通过设置多列形状及角度不同的吸风孔4.1后,可以更大程度的除去粘在布料1表面的绒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斯汏克服装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斯汏克服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34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机毛刷辊安装座
- 下一篇:暗缝合边的辅助翻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