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跨越孔可调节的焦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60204.7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1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杨俊峰;严国华;李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9/02 | 分类号: | C10B29/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联火道 跨越孔 立火道 隔墙 燃烧室 本实用新型 焦炉结构 焦炉 可调节 分隔 凸台 竖直气流通道 废气循环量 加热均匀性 可移动地 看火孔 蓄热室 火道 炉顶 斜道 连通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越孔可调节的焦炉结构,焦炉自下至上依次设有蓄热室、斜道、燃烧室及炉顶;燃烧室由立火道隔墙分隔为多个立火道,立火道为双联火道,双联火道由双联火道隔墙分隔,顶部通过跨越孔连通;组成双联火道的每个火道顶部均设有看火孔;所述跨越孔下方、双联火道隔墙顶部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凸台,该凸台向双联火道中对应的竖直气流通道内延伸,凸台上可移动地设有调节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跨越孔处设置调节砖,实现对焦炉长向加热均匀性以及废气循环量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炼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越孔可调节的焦炉结构。
背景技术
焦炉长向气量的分配直接影响焦炉加热的均匀性和焦炭质量,受焦炉自身结构的限制,其长向气量通常需要依靠调节结构或者调节装置进行调节。
目前,炭化室高度在6m以下焦炉,一般采用从炉顶看火孔调节斜道口调节砖的上调方式,而对于炭化室高度大于6m的焦炉,采用上调方式比较困难,因此一般采用蓄热室调节砖下调的方式。但是蓄热室下调的方式比斜道口上调方式工作量大一倍,且下调孔打开的同时还会导致高炉灰的粉尘逸出,严重污染工作环境。
此外,双联火道废气循环量影响立火道内火焰的高度、焦炭的高向加热均匀性、NOx的生成量甚至炭化室炉顶空间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但是上述两种调节方式都无法实现对废气循环量的调节。而跨越孔处的气流阻力可以影响双联火道的浮力差,进而影响废气循环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越孔可调节的焦炉结构,通过在跨越孔处设置调节砖,实现对焦炉长向加热均匀性以及废气循环量的调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跨越孔可调节的焦炉结构,所述焦炉自下至上依次设有蓄热室、斜道、燃烧室及炉顶;燃烧室由立火道隔墙分隔为多个立火道,立火道为双联火道,双联火道由双联火道隔墙分隔,顶部通过跨越孔连通;组成双联火道的每个火道顶部均设有看火孔;所述跨越孔下方、双联火道隔墙顶部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凸台,该凸台向双联火道中对应的竖直气流通道内延伸,凸台上可移动地设有调节砖。
所述凸台的外伸长度小于等于竖直气流通道对应方向宽度的1/2,凸台上设有砖槽,调节砖卡设在砖槽中。
所述调节砖为零至多块。
所述调节砖的顶部设钩孔,用于与自看火孔伸入的钩具配合,实现调节砖的移动及位置摆放。
所述调节砖的厚度方向下宽上窄,顶部厚度为10-100mm,底部厚度与砖槽尺寸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为焦炉燃烧系统增加了一种新的调节手段,可以根据生产需求改变立火道进气量,相对于传统的蓄热室调节砖调节方法,节省了一半的工作量,方便焦炉的生产操作;
2)燃烧室各双联火道的气量可以单独调节,保证焦炉长向加热的均匀性;有效防止焦炉生产出现波动;
3)能够调节立火道的废气循环量,进而调节煤饼高向加热均匀性、炭化室顶部空间温度以及NOx的生成量;
4)适用于顶装焦炉、捣固焦炉及顶装捣固一体化焦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跨越孔可调节的焦炉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图1中跨越孔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的A-A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节砖的主视图(仅以此为例)。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节砖的侧视图(仅以此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0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式干馏炉排净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对接的密封导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