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及路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7869.2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6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开停;罗真;唐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E01C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路面结构 支撑结构 预设 碎石基层 依次层叠 油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二灰碎石基层 沥青混凝土层 沥青上面层 沥青下面层 沥青单体 路面系统 本实用新型 骨架密实型 方向间隔 抗裂性能 路面技术 乳化沥青 铺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铺装路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及路面系统。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沥青混凝土层和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层包括第一支撑结构,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内的多个沥青单体路面,沥青单体路面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层叠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上的沥青上面层、粘油层和沥青下面层,粘油层为乳化沥青,粘油层设置于沥青下面层与沥青上面层之间。碎石基层为骨架密实型结构,碎石基层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二灰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二灰碎石基层之间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结构。该沥青路面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铺装路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及路面系统。
背景技术
沥青作为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沥青路面性能易受荷载与温度的影响。其原因在于,沥青路面材料本身具有温缩和干缩特性,一旦出现收缩变形时,极易由于受力不均而容易引发较大的收缩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车辆荷载及环境因素作用下,基层产生的裂缝自下而上逐渐向上扩展,最终会导致面层开裂,也就是反射裂缝;其次,半刚性基层水稳定性较差,雨水会从裂缝中渗入,逐渐进入面层与基层之间,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动水压力,不断地冲刷基层,降低基层材料强度,并且出现开裂现象,使得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联结效果更差,加快了路面结构的破坏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结构,该沥青路面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避免路面层产生反射开裂,并提高路面的抗疲劳性能,从而使路面的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度的延长。此外,还能有效减少水泥用量,节约建设资源,并降低路面工程的造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沥青混凝土层和碎石基层;
沥青混凝土层包括第一支撑结构,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内的多个沥青单体路面,沥青单体路面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层叠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上的沥青上面层、粘油层和沥青下面层,粘油层为乳化沥青,粘油层设置于沥青下面层与沥青上面层之间;
碎石基层为骨架密实型结构,碎石基层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二灰碎石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二灰碎石基层之间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结构。
该沥青路面结构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沥青混凝土层和碎石基层。其中,沥青混凝土层包括第一支撑结构,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内的多个沥青单体路面,沥青单体路面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层叠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上的沥青上面层、粘油层和沥青下面层,并且粘油层为乳化沥青,粘油层设置于沥青下面层与沥青上面层之间通过将沥青上面层、粘油层和沥青下面层相对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内,能够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层的支撑性能,防止沥青混凝土层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另外,碎石基层为骨架密实型结构,碎石基层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二灰碎石基层。并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二灰碎石基层之间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结构。与第一支撑结构的设置原理相同,在提高沥青混凝土层的支撑效力的同时,通过第二支撑结构对碎石基层进行支撑。并且由于沥青混凝土层和碎石基层沿预设方向层叠设置,故通过第一支撑结构及第二支撑结构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该沥青路面结构的支撑,防止在路面结构内出现支撑不均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支撑底部,以及设置在支撑底部上的多个分隔块,多个分隔块沿预设方向凸出于支撑底部,并且多个分隔块之间均匀间隔设置;
在相邻的分隔块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沥青上面层、粘油层和沥青下面层沿预设方向依次层叠在容纳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7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生态透水种植地坪
- 下一篇:一种冷拌彩色沥青排水吸音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