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撞梁连接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56426.1 | 申请日: | 2018-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3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庞庆;覃士桂;黎海;曾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板 防撞梁 安装板 连接组件 前侧壁 右部 左部 螺母 本实用新型 螺栓 焊接固定 紧固连接 后侧壁 前纵梁 乘员舱 右侧壁 左侧壁 相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梁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前侧壁与所述安装板的后侧壁的左部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前侧壁与所述安装板后侧壁的右部焊接固定,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壁与所述防撞梁总成相抵,所述安装板的左部与所述第一加强板通过螺栓和螺母与所述防撞梁总成紧固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右部与所述第二加强板通过螺栓和螺母与所述防撞梁总成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右部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左部分别与前纵梁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撞梁连接组件,有效的提高了防撞梁总成与前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乘员舱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上的防撞梁,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撞梁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防撞梁连接结构,如图1至图3中所示,防撞梁总成1采用螺栓8和方形螺母10安装于安装板3上,防撞梁总成1的安装点偏离前纵梁2腔体,且安装板3的厚度仅1.6mm,刚度不足,当车辆牵引或碰撞时,安装板3易变形,进而引起防撞梁总成1的安装点位置变形。第一加强板4和第二加强板5与安装板3仅为双层板焊接,强度不够,碰撞时极易开裂。防撞梁总成1采用方形焊接螺母10安装,与安装板3之间的焊接受力面积小,防撞梁总成1受到碰撞或者受牵引拉力较大时,安装板3易被拉变形,焊接螺母10易脱焊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防撞梁总成与前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乘员舱的安全性的防撞梁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撞梁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前侧壁与所述安装板的后侧壁的左部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前侧壁与所述安装板后侧壁的右部焊接固定,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壁与所述防撞梁总成相抵,所述安装板的左部与所述第一加强板通过螺栓和螺母与所述防撞梁总成紧固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右部与所述第二加强板通过螺栓和螺母与所述防撞梁总成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右部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左部分别与前纵梁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撞梁连接组件还可以是:
所第一加强板的后侧设有第一螺母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螺母板焊接固定,所述防撞梁总成、所述安装板的左部、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一螺母板从前至后依次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后侧设有第二螺母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二螺母板焊接固定,所述防撞梁总成、所述安装板的右部、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第二螺母板从前至后依次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连接。
所述螺母为焊接螺母。
所述焊接螺母为圆形焊接螺母。
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安装板至少通过两组所述螺栓与螺母与所述防撞梁总成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安装板至少通过两组所述螺栓与螺母与所述防撞梁总成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上部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上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加强板设有第一折弯,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折弯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的左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前纵梁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前纵梁之间的连接处的所述前纵梁的左侧壁形状一致。
所述第二加强板设有第二折弯,所述第二加强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折弯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前纵梁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和所述前纵梁之间的连接处的所述前纵梁的右侧壁形状一致。
所述安装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有围绕所述通孔的翻边,所述翻边位于所述前纵梁的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6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抗撞击防护结构的货车车架
- 下一篇:一种白车身框架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