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腹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3859.1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4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朱莫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示区 手柄 指示块 内针 外针 钝形针头 放大区域 锐形 针头 本实用新型 弹簧作用 径向运动 液体通过 中空通道 气阀 缩回 气腹针 弹簧 近端 虚像 远端 放大 容纳 透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腹针,所述该气腹针从远端到近端依次包括具有锐形针头的外针,具有钝形针头的内针,手柄和气阀以及安装在手柄内的指示块以及弹簧;所述外针、内针和手柄以及气阀组成包含可以容纳气体或液体通过的中空通道;所述手柄包含第一指示区和第二指示区;随着所述内针的钝形针头露出或缩回所述外针的锐形针头,所述指示块在弹簧作用下被限定在第一指示区和第二指示区之间做径向运动;所述第一指示区或第二指示区包括透明放大区域,所述指示块在放大区域内显示为放大的虚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气腹针。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器械已经有几百年历史,外科手术中医生运用不同的手术器械完成组织抓取,剪切,分离,凝血,缝合闭合等操作,外科手术器械经过数百年发展已经成熟。腔镜手术的已经临床开展30多年,正在快速进步。简单的说,腔镜手术即手术医生采用加长的腔镜手持器械,经由自然腔道或构建的穿刺通道进入患者体内,完成组织抓取,剪切,分离,凝血,缝合闭合等操作。
在进行腹腔镜手术,需要先建立气腹,再进行穿刺,完成组织抓取,剪切,分离,凝血,缝合闭合等操作;其中,建立气腹最常用的器械之一为气腹针。气腹针是腹腔手续中用来判断进针位置是否正确和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形成气腹的手术器械。传统的气腹针包括外针、内针,内针可在外针的内移动;使用时,医生一只手持气腹针,另一只手于患者腹部确定位置,确定位置后医生将气腹针作用于患者腹部,此时气腹针的内针针头先与患者皮肤接触,由于内针针头为钝头,其接触患者皮肤后,无法刺穿患者皮肤进入患者腹腔内;医生持续向患者腹腔方向施加向下的力,患者皮肤对内针施以向上的力,使其缩回至外针内。当内针针头全部缩回外针内后,外针针头接触患者皮肤并刺穿患者皮肤,进入患者腹腔。在穿刺过程医生仅能凭经验、手感、进针时间或者悬滴法(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接入气腹针后端后向外拔注射器管芯,观察注射器内的生理盐水是否减少而判断气腹针是否进入腹腔)来判断气腹针是否进入腹腔。
通过手感、经验、进针时间以及悬滴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判断进气针是否已进入腹腔,但存在以下问题:
1)经验、手感、进针时间完全是依靠医生个人能力,没有客观明确的指示,不利于初学者掌握;此外,进针时间因患者的胖瘦不同而有所不同,难以掌握;
2)悬滴法,同样也不具有客观明确的指示,当气腹针进入其它空腔脏器内,注射器中的生理盐水也会减少,且该方法繁琐,至少需要额外再配合一个人才能完成。
为了解决以上传统气腹针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现有的气腹针将设置有指示块和指示区,配合气腹针内的弹簧,当内针未插入腹腔时,指示块不显于指示区内;当内针插入腹腔后,指示块显示于指示区内,此种气腹针直观的判断气腹针是否穿入患者腹腔内。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医生是缓慢将气腹针推入腹腔中,但是当气腹针被推入腹腔,指示块在弹簧作用下迅速复位,其移动位移也相对较短(一般不超过5mm)以及气腹针本身的尺寸就较小,故很难及时发现指示块的是否移动;此时若继续推气腹针,则可能刺穿器官或其他组织,可能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危险。
由于眼睛捕获移动事物的速度不及事物自身的移动速度时,使眼睛无法看清事物在运动中的位置,但因视觉暂留的影响,眼睛能看见事物之前位置的影像,这种影像被称为残影。物体在快速运动时,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图像,这种现象被称为残影现象。是人眼具有的一种性质。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0.4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残影”;医生在使用气腹针使由于眼睛疲劳,而快速移动且距离较短,可能产生残影效益,使医生更加无法准确判断指示块是否发生位移。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3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超声探头的新型穿刺架
- 下一篇:一次性金标植入穿刺包